時報趙政岷:出版社非徵信社 田中事件為單一個案

▲時報出版董事長趙政岷(右2)今出席2017台北國際書展主題館記者會,會後針對近的田中事件,他認為這僅是單一個案,但對社會、讀者、出版社的傷害已經造成。(圖/記者洪菱鞠攝)

記者洪菱鞠/台北報導

自稱灣生後代的田中實加,在被戳破謊言,踢爆身分、學歷一切造假後,後續影響的不只是她個人,連帶出版《灣生回家》一書的遠流出版也受到波及,而作者的隱私權須要被尊重,但若刻意隱瞞身分,編輯又該如何查證?針對此事件,時報出版董事長趙政岷認為,出版社不是徵信社,這只是單一個案,主要在於作者對於寫作倫理、個人誠信沒有盡到該有的責任。

趙政岷表示,出版社和作者簽定的合約中,基本一定有著作權條款,各家出版社都一樣,至少沒有所謂的懷疑條款,但騙子可以騙過所有的人,不是誰可以抵擋的了,而「田中事件」對社會、讀者、出版社帶來的傷害已經造成,後續處理都只是其次,當信任感被摧毀,讀者對於作者的東西帶有懷疑時,其實書就看不下去了。縱使如此,出版更要小心防範詐騙這件事情,因為不真實就是詐騙。

趙政岷認為,田中事件僅是單一個案,不論在任何出版社都有可能發生,僅管應該做到查證的義務,但出版社真的不是徵信社,基於相信出版自由、尊重作者的立場,只能提醒自己要更小心謹慎面對出版品,因為這是一個必須說真話的年代,謊話一定會穿幫,只是什麼時候穿幫而已。

而一本書從初稿到出版至少耗時要3個月至半年以上,對於年份、錯字、意思搞錯等問題,都是編輯校對人員每天不斷確認的工作之一,「出版社已經做了很多把關,面對一本8萬字、10萬字、15萬字的書籍,一個編輯每一本書至少看了5遍以上,而且不會只有一個人審核,過程中至少有3、5個人以上看過。」

田中事件雖然對出版社、編輯帶來一記當頭棒喝的警惕,但也讓大家重新探討起灣生這段歷史,而趙政岷認為,不管是灣生、台生、陸生,台灣有很多文化在過去沒有受到很多重視,這樣的題材也是近兩年才開始蓬勃發展,未來不論是關於台灣文化、台灣身份認同或台灣發展,過去不熟悉的歷史在日後會被越來越多人所探討,並看好此類議題在明年會繼續發酵。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