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生大帝神禡木刻版」回家了 南市興濟宮喜迎文物護信徒

VR賞屋 提高賞屋效率 省時省力

▲台史博館與大觀音亭暨祀典興濟宮合辦「迓神禡─保生大帝神禡木刻版回家」活動,6日上午於興濟宮盛大舉行。(圖/台史博館提供)

記者林悅/南市報導

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與台南市台疆祖廟大觀音亭暨祀典興濟宮,共護宗教信仰文物,合辦「迓神禡─保生大帝神禡木刻版回家」活動,6日上午於興濟宮盛大舉行。

「保生大帝神禡木刻版」是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典藏品,早年是興濟宮舉辦清醮盛事時印製版畫,供信眾迎回貼在家中消災解厄、引福歸堂之用,而印製出來的版畫就稱為「神禡」或「大符」。本件木刻版因故流失,數度易主,最終典藏於台史博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史博與興濟宮共同依據原件進行研究、仿製計畫,現已完成仿製品製造,特別藉著國立成功大學、興濟宮與台史博合辦「虎爺暨動物神祇信仰國際學術研討會」開幕場合,舉辦「保生大帝神禡木刻版」回家活動公開儀式。

▲台史博館利用現代科技以擬真仿製品,讓「保生大帝神禡木刻版」物件回到歷史現場。(圖/台史博館提供)

本件木刻版代表著廟方與信眾互動的文化與歷史,在地民眾所建立起來共同的宗教信仰記憶,是珍貴的民俗文化。因原件文物年代已久,無法再執行原來宗教功能,台史博館利用現代科技以擬真仿製品,讓物件回到歷史現場,經由公開「迓神禡」的過程,使這座保生大帝神禡木刻版,得以再續祈福並安定人心的功能。

台史博與興濟宮此次的合作,樹立政府與民間文化合作範例。博物館負有保存維護文化資產之責,雖然文物典藏於博物館典藏庫房中,得到妥善與專業的保存,卻失去與地方信眾記憶與情感的連結。本次台史博將珍貴的文物透過仿製計畫,讓仿製文物回到原出的文化脈絡中,信眾拾回信仰記憶,原件文物仍可藉由博物館專業的保存與維護技術延長生命,文物透過科技得以再生與重現,有助於地方歷史文化的重建,可說是創造多贏。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生活熱門新聞

威力彩飆14億!命理師點名「西元生年4尾數」有機會中獎

大台北凌晨「詭異夜吼」嚇醒大票人! 來源疑找到了

台北天空凌晨驚傳「詭異夜吼」! 多人嚇醒:超級可怕

明天3地持續濕冷 下波冷氣團更強「周五起凍4天」

把握好天氣! 明轉雨「下最大」地區曝

日本「死後離婚」正夯!台灣可行嗎?

女租屋處隔音差!鄰居半夜狂傳「幸福呻吟」 網友教1招

呂捷直播完沒關鏡頭!網多看半小時實境秀

小小漁夫大驚奇魚鱗變IQ凍及潮牌服

北一女家長會遭控高價賣HBL門票!教育局回應

2年不給碰!女友洗完澡「突然想愛愛」 他秒拒絕

台中百貨稽查 抓到1美食區瓦斯外洩

台灣人最愛通訊軟體揭曉!輾壓臉書、IG

醫:柯爸病逝「回頭看是辛苦的無效醫療」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