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地方焦點

竹市推永續農耕低碳城 打造3處「可食地景環保菜園」

▲「厚土種植法」堆肥技術,種植出來的時令蔬菜肥碩又甜美,讓民眾吃得安心。

新竹振道記者蔡文綺/新竹報導

新竹市環保局去(105)年3月到10月間,陸續於頂埔、虎林及振興等三里,利用鄰里內閒置的開放空間,推動「可食地景環保菜園」示範地計畫,引入生態農法中常用的「厚土種植法」堆肥技術,以落葉及咖啡渣作為有機肥料的原料,種植出來的時令蔬菜肥碩又甜美,讓民眾種得開心、吃得安心。目前所推動的三處可食地景示範地從開始營運至迄今,已為新竹市減少近3.6公噸的落葉及咖啡渣處理量,達到減少垃圾處理成本、節能減碳的具體成效。

新竹市長林智堅強調,「可食地景環保菜園」地處里鄰社區內,讓孩子可以有就近接觸土地、了解植物生長的機會,見證食物從土地到餐桌的實際過程,三處可實地景依時令氣候種植當季農作物,已採收多次,並提供給社區弱勢關懷及長者共餐食堂的食材使用,充分發揮「社區公益」及「食農教育」功能,深具友善環境、愛心做環保的雙重意義,期盼未來在全市122個里普及推廣,讓更多市民一起參與耕作。

新竹市長林智堅強調,未來市府也將釋出更多公共空間,讓里鄰社區組織開闢成為都市農耕基地,同時輔導閒置農地,活化作為市民農園和生態農場,希望早日成功打造「一里一個可食地景」的目標,讓每位市民都可以種得開心、吃得安心,一起享受田園樂趣,並帶領新竹市邁向社區永續農耕的低碳城市。

新竹市環保局長江盛任表示,「可食地景環保菜園」示範地計畫,是希望將生態農法與資源回收再利用緊密串聯,達到垃圾減量、資源循環再利用、生活做環保之最大功效,去(105)年在頂埔、虎林及振興等三里,打造出兼具美觀、環保及健康的「可食地景環保菜園」,充分落實落葉及咖啡渣堆肥的有機種植方式,完全不會產生傳統堆肥的臭味問題,相對提高社區居民參與農耕的意願,同時讓都市的土壤變得更肥沃。

「可食地景環保菜園」透過環保友善的種植方式,除了可以獲得新鮮健康的蔬菜、培養挑選健康食物的好眼光之外,在共同參與耕種的過程中,還可以交到志同道合的環保新朋友,凝聚彼此之間的情感,樂享人親土親、農作物從「無」到「有」的甘苦過程。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