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種阿拉斯加鮭魚感染「日本絛蟲」 全球饕客可能都吃下肚

飛香港摘星 搭華航好食機

▲鮭魚生魚片是許多饕客喜愛的美食。示意圖。(圖/記者周亭瑋攝)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愛吃生魚片的人要注意!美國疾病防治中心(CDC)最新研究報告顯示,阿拉斯加4種野生鮭魚體內,被驗出有日本絛蟲寄生。過去多認為只有亞州魚類才會感染這種絛蟲,專家認為,這代表任何美國太平洋捕獲的鮭魚都可能被感染,可能進一步感染世界各地的饕客。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

綜合外媒報導,這份報告刊登在2月份的《新興傳染病》(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期刊,阿拉斯加漁獵部門和捷克科學院等專家組成的國際研究團隊,針對64尾2013捕獲的野生阿拉斯加鮭魚進行研究,發現有魚體內有捲縮的幼蟲,經基因排序證實是「日本絛蟲」(Japanese broad tapeworm)。

這種絛蟲的正式名稱為「Diphyllobothrium nihonkaiense」,以往研究多認為,只有亞洲的魚類才會感染這種寄生蟲。研究人員認為,這代表任何在美國太平洋沿岸捕獲的鮭魚,都有可能受感染。研究確認,至少有4種鮭魚感染日本絛蟲,分別為白鮭(chum salmon)、櫻鮭(masu salmon)、粉紅鮭(pink salmon)和紅鮭(sockeye salmon)。

研究指出,由於鮭魚在運送過程中僅冷藏,並未冷凍便直接送往各市場、餐廳,因此無法有效殺死寄生蟲,民眾會因為食用受感染的鮭魚而進一步遭感染,且可能出現在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從美國、中國、紐西蘭,甚至歐洲都有可能。

美國范德比大學(Vanderbilt University)醫學院教授夏夫納(William Schaffner)表示,絛蟲最多可以長到9公尺長,但大部分感染者可能不會察覺。這份研究報告的首席撰稿人科屈塔(Roman Kuchta)則表示,大部分人感染絛蟲後都沒有症狀,少數人會有腸胃不適、噁心或腹瀉等,有些人體重會下降。但也有例外,部分人受到大量感染後,會出現腸阻塞、膽管炎等較嚴重的症狀。

CDC建議饕客,適當的冷凍或是將魚肉煮熟,即可避免遭到絛蟲感染。紐約Lenox Hill醫院腸胃科主治醫師歐柯洛(Patrick Okolo)進一步建議,以攝氏62度烹調魚肉4到5分鐘,即可殺死絛蟲;對於想要生食的民眾,醫師建議先冷凍儲倉幾天,就能有殺死任何寄生蟲。

▼阿拉斯加捕獲的野生鮭魚,被驗出感染「日本絛蟲」。(圖/翻攝自CDC)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

05/09 全台詐欺最新數據

更多新聞
561 2 1581 損失金額(元) 更多新聞

※ 資料來源:內政部警政署165打詐儀錶板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國際熱門新聞

台灣入列! 彭博曝川普政府優先談判清單

騎士遭電纜擊中 當場斷頭亡 

即/巴基斯坦宣布關閉領空 禁止航班進出

13歲少年「獲百所大學錄取」 有望創世界紀錄

即/巴基斯坦宣布「展開軍事行動」反擊

川普:維持各國基準關稅至少10% 但允破例

美大使館警告:烏克蘭恐有「重大空襲」

川普鬆口對中關稅降到80%!決定權在他

被課川普關稅 首批中國商品抵美

印度:巴基斯坦攻擊時 拿客機當盾牌

印度宣布封鎖32座機場 暫停民航機起降

暗示課100%關稅? 川普再轟晶片業被偷走

比爾蓋茲轟馬斯克 正在殺死貧困孩子

Panasonic宣布全球大裁員 萬人丟飯碗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