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液腺黏液囊腫不是腫瘤 對嘴唇小水泡勿自行處理

第三人0元起!歌詩達莎倫娜號暑假限定航次開搶

▲奇美醫學中心口腔顎面外科醫師林哲毅指出,唾液腺黏液囊腫不是腫瘤,對嘴唇小水泡不要自行處理避免傷口感染。(圖/奇美醫院提供)
 

記者林悅/南市報導

牙科及口腔顎面外科門診中,常見病人因下嘴唇處之突起腫塊,約數天至數周未消而求診,主要症狀為凸起如水泡狀之腫塊,無疼痛感,形狀規則且呈現軟或有彈性的質感,常以白色或是微水藍色之外觀表現,大小通常由數mm大小到1公分左右最為常見,奇美醫學中心口腔顎面外科醫師林哲毅說,這是唾液腺黏液囊腫,並不是腫瘤,應就醫治療。

林哲毅醫師說,唾液腺黏液囊腫發生之原因,通常為外傷,如撞擊或是進食時意外咬到後所造成唾液往腺體外累積或是唾液腺管道之阻塞造成小唾液腺之腫脹而形成。黏液囊腫本身不是腫瘤,病理學上診斷為偽囊腫之病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許多病人發現後會以為是水泡,而自行使用尖銳物品,將其刺破後會有如水或黏液樣的物質流出,水泡則明顯消退。但數天至1周內就會再發現原本位置如先前一樣症狀。也建議病人勿自行處理,以避免傷口感染等問題。若水泡自行消退則無需後續治療之必要性。

口腔內有數百個小唾液腺分布在嘴唇、舌頭、頰黏膜及硬軟顎等軟組織處,提供唾液分泌。因此皆可能發生此疾病,統計上仍以下唇最為常見。

主要治療方式以外科手術切除病兆和附近小唾液腺為主,並接受後續病理檢查確定無其他病兆。文獻上亦有其他以雷射治療方法改善此疾病,但因無明確病理學檢查結果,仍不建議此療法。相同之症狀表現亦有可能為其他診斷,臨床上有極少數發現為唾液腺腫瘤或是唾液腺癌。若發生在舌尖腹側面的唾液腺黏液囊腫,因解剖結構較特殊,或其他部位有再復發情形,則需多次手術方可解決問題。

林哲毅醫師表示,手術後常見後遺症為嘴唇產生麻痹感,通常於半年內可自行改善。此外術後暫時性嘴唇變形通常無需太過擔心,不會因此造成後續美觀上問題。

04/25 全台詐欺最新數據

更多新聞
586 2 2088 損失金額(元) 更多新聞

※ 資料來源:內政部警政署165打詐儀錶板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生活熱門新聞

明鋒面掃全台 「下最大」地區曝

一票批台灣只會跪美國!胡采蘋:洗洗睡吧

韓國硬漢挑戰麻辣乾麵 吃一口秒變小男孩哀號

100隻哆啦A夢降臨台北!12米巨型公仔、新道具亮相

史上最短命!宜蘭五結夜市「開1天就停業」

年輕男「生殖器穿環」!結果放尿分岔滴濕皮鞋

台醫投書登國際期刊 院方澄清:部分數據有誤

日本大創挖到「平價版AirTag」 他秒搶3個

統測監考出包!學生被逼「離開應試教室」

女童被迫「脫內褲貼紮」!狼教練辯:在傳達溫暖

台灣「剝皮寮正妹」現身日本AV 名字讓達人都迷惑

娶到富家千金!他結婚1年崩潰「像被岳母圈養的狗」

「首波梅雨鋒面」何時到 最新預測曝

女球員被「打到頭破血流」!教官目睹卻噤聲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