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和慢性腎臟病控制 需個別化考量與患者主動參與

日本蟬聯15年熱銷行動保健品,限時27折500元開搶!

▲顏啟泰醫師指出,期盼醫病一起攜手面對三高疾病,並能快樂動、自然樂、活到老。(圖/記者林悅攝)

記者林悅/南市報導

在高齡化來臨的台灣社會,最重要的便是要避免失去自我照理生活的能力,也就是要努力來避免失能;而失能往往又和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三高疾病及慢性腎臟病有顯著相關,另一方面,三高疾病和慢性腎臟病的罹病率也會隨著老化的過程而增加,因此如何和三高疾病及慢性腎臟病”和平共老”實在是現代人的一大課題。

衛福部台南醫院腎臟科醫師顏啟泰舉案例說,一名64歲的王太太因為泌尿道感染合併低血壓和急性腎衰竭而入院,過去病史則是有4年多的糖尿病,高血壓和下背痛,藥物使用方面則有血糖藥、血壓藥和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物。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住院後經過感染控制和輸液治療後,小便才慢慢增加,腎臟功能也有明顯改善。推論王太太的急性腎衰竭是因為感染導致的低血壓合併同時有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物的使用。出院後,根據病人的體質,做了個別化的考量,調整了血糖藥和血壓藥的種類,加上糖尿病的飲食和運動指導,減少止痛藥物使用的衛教,最重要的是有病人本身願意積極的參與配合,王太太的體重不但從82公斤下降到71公斤,也減少了血糖藥物的用量,並且維持著穩定的血壓和腎臟功能。

顏啟泰醫師說,特別是現今工商社會因為工作壓力大,不當的飲食和生活作息,以及不規則不足夠的運動量,青中壯年(30歲到60歲)的這一代發生三高疾病,往往都比上一代來得更年輕就發病。也因為太年輕就發病,青中壯年的病人往往在血壓、血糖和血脂的控制,比起老人家更為不合格,而造成這一群青中壯年的病人,在步入中老年後,更容易慢慢出現心臟病、中風和慢性腎臟病等併發症及失能;對台灣社會的生產力造成了重大損失,也增加了老年照護的負擔。

令人鼓舞的是在高血壓、高血糖和高血脂的藥物,近年來明顯有進步,像是糖尿病的藥物就發展出比較不會增加體重和造成低血糖的藥物。但是更重要的是,應該以病人為主角,透過主動參與,配合平和的心情和作息,根據病人體質所量身訂作的飲食指導及適量且規則的運動,加上血壓計和血糖機的運用,和醫師一同討論,醫病一起在藥物造成的作用和副作用之間取得平衡,達成血壓、血糖和血脂檢測數值可以達標而又能免於藥物副作用之苦。

04/28 全台詐欺最新數據

更多新聞
589 3 3292 損失金額(元) 更多新聞

※ 資料來源:內政部警政署165打詐儀錶板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生活熱門新聞

青鳥購物突爆嗆陸客「滾回你中國」 警超無奈

卡140萬商品不出貨「YouTuber驚傳過世」

即/02:19花蓮近海規模4.5地震 最大震度3級

台東罷團收7古人連署 網驚:筆跡全相同

勞動節隔天「選擇上班」 一票點頭笑了

正妹聲優「胸前卡一條」形狀全出來 狂吸百萬觀看

GU、UNIQLO「有什麼差別?」 集團給答案

男友在台積電「常常崩潰哭」!過來人秒懂

55萬YouTuber挨批讓國小生請客 本人曝真相

快訊/8級強風來了 下波變天時間曝

台中嬤徒步6公里闖高中尋孫 真相惹鼻酸

冷氣鑽出「超巨型蜈蚣長老」!他狂噴殺蟲劑

日本拍AV 「剝皮寮正妹」身分曝

農曆四月到!12生肖運勢一次看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