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憂濁水溪變清有大事將至? 專家:逕流量小是主因

▲濁水溪的集集攔河堰。(圖/取自水利署官網)

網搜小組/綜合報導

南投縣信義鄉濁水溪主流在春節期間變得清澈見底,當地民眾與布農族耆老擔心這是國家有大事發生的徵兆,但經濟部水利署集集攔河堰管理中心正工程司鄭國華表示,用經驗與科學觀點來推論,溪水變清澈的主因在於「逕流量小」,河床未受擾動,才會如此清澈,只是今年的清澈程度非常罕見,才導致民眾過多揣測

濁水溪(古稱螺溪)發源於合歡山主峰與東峰間的「左久間鞍部」,全長186.6公里,是台灣最長河流,因為溪水夾帶大量泥沙,長年混濁而得名。據了解,水里往信義鄉人和村的人和橋以上,原先應為濁黑的溪水,春節前夕已變成黃中帶綠、七分澄澈;再往上游的地利村,土虱灣到黑黑谷一帶,澄澈度更達到八、九分;及至蘇斯共、合流坪及孫海橋舊址,水質不輸日月潭。

當地居民傳,濁水溪變清澈就會出現天下政局改變的可能,舉出像17世紀時鄭成功趕走荷蘭人、1945年日本戰敗離台,及2000年首次政黨輪替的例子,但不少網友發出噓聲「年假上游工廠休假吧」,表示這樣的想法太不科學。記者電訪鄭國華後,他對此表示,因一個月來降雨少,及上游沒有清淤作業,才會讓下游變得非常清澈。

他又提到,濁水溪在平時天候測得的濁度約600NTU(1公升的水中含有1mg的SiO2或稱傑克遜)上下,洪水期則達到2萬或3萬NTU,目前測得數值僅有40NTU,溪流逕流量12.9CMS(每秒立方公尺)。因此讓溪水變清澈的主因「雨量少、逕流量小,激流變緩流,河床泥砂未受擾動與沉澱,水質才會澄澈」,而如此清澈見底的情況確實罕見。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關鍵字: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