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中小企業」薪水爛炸? 專業神解析讓大家全跪了

網搜小組/綜合報導

隨著政府推行「一例一休」,水電和物價又開始上漲,但薪水卻是停滯不前,讓許多人大嘆超辛苦!最近有一篇文章在「批踢踢」熱傳,發文的網友相當好奇:「為何台灣一堆中小企業只能給得出低薪?」文章一出就引發熱烈討論。

▲上班族疲累示意圖,與本文無關。(圖/取自網路)

雖然鄉民都很會講,但畢竟不是專家,還是以嘴砲和酸人為主。幸好有一名神人跳出來救援,並整理一篇「理論兼實務」並重的文章,在此全文收錄如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灣的工業(藍領)外勞,和產業結構的問題是密切相關的,這個要從頭說起,並不是想像的這麼二元,這麼簡單,現在來談談產業實際的情況。

台灣是一個傳統包袱過多的地方,成也中小企業,敗也中小企業。上一代的中小企業工業主,幾乎都創業奠基於 1960~1980左右,那個時候的台灣,正在脫離農業社會,進行的是「工業化」,是一個工業GDP比服務業GDP多的「工業國家」。

這個年代的人,都沒有受過太高等的教育,大部分是高中職、中學水平,文化水準很一般。至於教育的內涵,意義和今日大相徑庭,所謂的素質,一個好工人,講究的是服從與紀律,那是生活水平的保證。

教育基本素質的不良,會帶來非常長遠的影響。除了非常少數力爭上游、終身學習的人中之龍之外(這些人最後都變成了大企業家),當時大部分的企業主,都沒有終身學習的觀念。而文化水平的素質普通,帶來的長遠影響是什麼呢?就是妨礙新知識的吸收。其中對企業主而言,最重要的知識,就是經營管理的知識。經營管理的知識,是綜合了人性、心理、組織、財務、流程、產業情報....,極其龐大的雜學。

▲當前薪水停滯不前,是許多上班族的煩惱。(圖/達志示意圖)

這批學歷普通,順風時太過得意的一整代中小企業主,經營知識落後造成的影響,到了今天已經非常明顯。這些困境具體來說就是:

(1) 因為缺乏「理論化」的能力,know-how 無法做到「文件化」、「組織化」,也就是這間工廠要怎麼營運的知識,只有他一個人知道,他的文化水平不夠,無法發展出健全的組織,沒有能力快速、有效的複製給他人,於是不僅無法規模化,甚至在小型組織內部,都必須親力親為。

(2) 因為文化基本水準的不足,理解的專業知識有其上限,連「流程優化」、「成本結構」的技能點數都沒辦法很高,更不可能理解什麼是「附加價值」的操作精髓,或是去研讀外文的最新技術,缺乏經濟學的基本知識,他們也不知道長遠而言這些事情有多重要。

(3) 因為文化基本水準的不足,隨著時代的轉變,無法快速適應新時代的風氣,造成企業文化上與年輕世代的格格不入,這會嚴重妨礙年輕人進入職場,毋寧說這才是最根本嚴重的問題也不一定。

因為這兩個長年問題,現在台灣的中小企業工業, (1) 存在著大量的接班危機,不管是管理階級與基層,根本沒有人可以接班。(2) 非常多企業主,仍在用著20、30年前的方法。

▲拚經濟示意圖,圖為三陽維士比。(圖/翻攝網路)

當你在使用 20 年前的方法,理所當然的,你的生產效率,就是 20 年前的等級;20 年前的生產力的企業,當然只付得起 20 年前的薪水,這叫天經地義。因為眼界的狹隘,隨著年齡累積的,往往又只有不堪的面子。很多人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專業,根本就不叫專業,僅僅是「落後製程的熟練」。沒有現代生產力的熟練,真的是值得復古保留的價值嗎?

講到這裡,你應該要瞭解到,台灣的問題,一直都不是什麼剝不剝削,而是最根本性的「企業組織生產力沒有提升」。這個國家在 1988 年,服務業的 GDP 超越了工業,從工業國家邁向了服務業國家。但是台灣準備好成為一個服務業社會了嗎?一直到服務業已經 GDP 70%的今天,從來就沒有過。

像台灣這種新興國家,用 30 年的時間,走完了先進國 300 年的歷程,這麼飛速的進程,本身就是諸多問題的根源。在這個數位時代裡,同時存在著 60 歲、中學學歷、30年以上生疏於學習、體力心力開始嚴重下降的企業主,你要怎麼叫這些企業主,去把夕陽產業「產業升級」?這種事真的有可能辦到嗎?

當你真的理解這些事之後,你就會覺得沒什麼好生氣的,甚至應該有點同情。某些老人所謂的「年輕人不努力」,有時候是一種死要面子的求救訊號,他們認為你應該拯救他們,因為你遠比他們有資質,所以他們常常會崩潰的吶喊,問題的根源不是慣老闆,是廢老闆。

▲即使當前台灣經濟好轉,勞資的關係仍是難解議題。(圖/記者季相儒攝)

我們回過頭來講外勞的問題,有時候,有些真相,政府和企業礙於面子,或者礙於政治正確,是死都絕對不會告訴你。那個真相就是:某些夕陽產業,就是被放棄的產業,僅存存在的意義就是拖延時間,有多少賺多少,賺一天是一天,扛著稅收,稅收多一天是一天,根本就不存在著任何升級的希望,那就用外勞頂著。

20 年前的薪水,撐到企業主做不動為止,僅此而已。反正關了就叫外勞回國,也沒多少失業人口。這些外勞,從來就沒有「排擠」過工作。工作,只是「消失了」「不再存在了」。

你當然絕對不能進入這些夕陽產業,這種企業每進入一天,都是浪費你極其寶貴的生命。在這個意義上,你必須感激外勞,他們用他們寶貴的生命時間,代替我們「犧牲」,他們國家未來也會面臨我們的問題。我們只是把代價全丟給他們。

生命與時間,是人生最重要的事物,你必須把握時間,拼死的學習,學習未來新世界所需要的技能,讓自己的技能能夠適應未來。當愈多的勞工,具有高價值的新技能,台灣總有一天,就能誕生創造新的產業,新的就業機會。這才是產業升級。那些已經消失的、有一天會消失的就業機會,要補足的缺口:新的產業,新的就業機會,很多現在都還不存在,必須靠所有人努力一起開拓。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