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鮮文化傷害海洋 義大利「慢魚運動」推行慢捕、慢吃

▲台灣老饕愛吃海鮮美食,但也因此傷害了海洋。(圖/示意圖。東方IC)

東森新聞記者邱朝瑞、林佩儀/綜合報導

台灣四面環海,海鮮資源應該很豐富,但根據農委會統計,台灣近海和沿岸的總漁獲量過去10年「年年下降」,2016年的漁獲比2006年還少了23%,因為台灣人最愛的海鮮吃到飽,是對海洋最大的傷害。而要改變台灣快要沒魚可吃的情況,義大利開始的「慢魚運動」值得我們借鏡,藉著慢捕、慢吃,改變海洋生態。

廚師料理新鮮生魚片代表美味漁獲上桌,台灣老饕多愛吃海鮮美食,不過你知道嗎?台灣海鮮也因此面臨危機。以過年時台灣人最愛的白鯧為例,2000年在台灣還能捕獲440萬公斤白鯧,現在卻大減到只剩30萬公斤,更別說台灣近海和沿岸的總漁獲量,都在連年下跌,沿岸漁獲更從5.45萬噸,幾乎砍半只剩2.53萬噸,過去10年總體下降高達23%。

台灣近海資源幾乎枯竭,我們要吃白鯧,只能從印度進口,但消費者卻偏愛海鮮吃到飽,這成了生態最大殺手,不過從義大利開始的各國正流行「慢魚運動」。

▲我們不需要吃特定魚種,應是漁夫捕到什麼魚,就吃那種魚。(圖/示意圖。東方IC)

一位支持「慢魚運動」的廚師說,「我們要學會知道漁獲的時間,了解海鮮的來源,還有海鮮所剩的數量,我們知道越多資訊,就能在買魚時做對的選擇。」原來消費者在買魚吃魚時,常有錯誤觀念,愛買、愛吃特定的魚,消費習慣造成漁民濫捕特定漁獲,破壞海洋生態,而每種魚的生產季和產地都不同,但只愛吃某種魚,結果造成像是在日本能做生魚片的竹筴魚,在台灣變成飼料。

支持「慢魚運動」的廚師指出,「我們不需要每天都吃鮭魚、比目魚,有時候可以改吃沙丁魚、鯖魚等等,看漁夫是捕到什麼魚,我們就要能吃那種魚。」鼓勵大家吃當季的美味,懂得每種魚的故事,就是慢捕,捕魚方式該堅持永續經營;過度捕撈造成浪費,消費者也要懂得慢吃,吃在地、當季的海鮮,不讓漁民捕撈到的小魚或市場不愛的魚只能當飼料,但卻是大魚的食物,讓海洋生態陷入惡性循環。

★ 版權聲明:圖片為版權照片,由東方IC供《ETtoday東森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東方IC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