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團隊與Nature Astronomy三月號封面合影。(圖/翻攝中研院網站)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飛馬座在希臘神話中是一匹英姿煥發的駿馬,其中的LL星(LL Pegasi)更因為擁有雙星系統,美麗的螺旋結構,讓許多星學家為此著迷。中研院金孝宣博士(Dr. Hyosun Kim)主導的國際團隊以創新方法推導出其為橢圓軌道的雙星系統,本論文獲發表於三月號Nature Astronomy,並躍登該期封面故事。
金孝宣是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的博士研究員,他以先進的阿塔卡瑪大型毫米及次毫米波陣列望遠鏡(簡稱ALMA)取得影像,首度突破雙星系統因週期太長而無法直接測量軌道形狀的天文難題。他表示,觀測極精細地呈現出飛馬座LL星外圍螺旋殼層的三維幾何結構,細節特徵在理論裡都能得到非常滿意的解釋,但更興奮的,是清楚看到這樣「美麗的螺旋殼層(spiral-shell)影像」。
飛馬座LL星不斷噴發的氣體物質,在ALMA 影像呈現螺旋殼層狀圖案特徵,此星距離地球約3400光年遠,體積比太陽大200倍,正處於恆星演化晚期,科學家稱之為「紅巨星」。在天體現象中,雙星系統如果以圓形軌道繞行並交互作用,周圍的拱星(circumstellar)氣體便會顯現此特徵。原本在哈伯太空望遠鏡觀測到的影像其實是3維結構投影在 2維上,現在因為有了ALMA的數據,得以看到3維立體結構的完整呈現。
▲飛馬座LL星。(圖/翻攝中研院網站)
ALMA是由66個電波天文望遠鏡組成的陣列,為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地面型天文望遠鏡計畫,其解析能力和一座直徑達16公里的望遠鏡不相上下,可達哈伯太空望遠鏡的10倍。研究團隊發現螺旋殼層的外觀清楚地呈現分岔,觀測後得出結論認為,此雙星系統具備特別長的橢圓軌道,是氣體分布這麼特殊的成因。金孝宣說,「引人注目的螺旋殼層圖案彷彿是大自然留下的清楚訊息,揭開中心恆星如何運動的真相,是天文學家迎接的挑戰。」
天文所自2005年開始參與ALMA計畫,以實質參與取代部分經費投資的模式,派出工程與科學團隊參與陣列的建造、測試及科學運轉。ALMA望遠鏡也將採用中研院天文所研發之接收機,提供天文學家觀測研究各項關鍵性的課題。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