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克力控不可不知! 營養師:標示規定「這樣看」才對

2017年03月7日 08:30

▲巧克力。(圖/達志/示意圖)

文/Cofit營養團隊--胡百娟 營養師

巧克力是許多人的最愛,不管是補充熱量、下午茶點心、零食甜點都是最佳選擇!不過你知道市面上的巧克力應該如何選購嗎?衛福部食藥署今(106)年1月1日起開始實施「巧克力標示規定」,Cofit營養團隊特別撰文教你怎麼看懂巧克力的「標示」和「純度」,讓愛吃巧克力的你,更了解自己吃進哪些成分!

「生命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會吃到哪一個。」~阿甘正傳。

市面上巧克力百百種,進到超商、大賣場有滿滿一整櫃來世界各地的巧克力,種類還有黑巧克力、白巧克力、牛奶巧克力、純苦巧克力、苦甜巧克力、夾心巧克力、堅果巧克力、生巧克力... 你到底吃到哪一種?這巧克力裡面究竟是什麼成分呢?依照商品名稱,消費者真的很難分辨,像「松露巧克力」這個名稱,也讓許多人有「這種巧克力添加了松露」的誤解。現在就要帶大家來多認識巧克力!

▲巧克力棒。(圖/取自LibreStock)

【巧克力是如何製成的?】

生長在北緯20度到南緯20度地區之間的可可樹,取其成熟的可可豆莢,將裡面的種子取出,經過發酵並除去果肉,就成為可可豆。可可豆約含有18~20%的蛋白質,45~52%的可可脂,而可可生豆去皮烘烤後,經不斷粉碎和輾壓,即可做成「可可膏(可可塊)」,這個可可膏就是100%的純巧克力。

可可膏中的「可可脂(可可油)」經過壓榨後可被分離出來,而分離後就會剩下乾「可可餅」,可可餅可磨製成100%純「可可粉」。由於100%純巧克力味道苦澀難以入口,所以廠商會再加入糖、奶粉或其他原料製成相關的巧克力產品。

【巧克力標示規定】

為維護消費者的權益,使巧克力的品名「名符其實」,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於106年1月1日起開始實施「巧克力標示規定」,主要有幾個重點:

巧克力為以可可製品為原料,並可添加糖、乳製品或食品添加物等製成,為固體型態不含內餡之黑巧克力、白巧克力及牛奶巧克力。

1. 黑巧克力:以可可脂混合可可粉、可可膏為原料

▲黑巧克力。(圖/取自LibreStock)

☆總可可固形物含量≧35%

☆可可脂≧18%、

☆非脂可可固形物≧14%

市面上黑巧克力若標示 70% 即代表其總可可固形物含量有 70%,其餘 30% 為糖及其他添加物。

2. 白巧克力:以可可脂及乳粉為原料

▲白巧克力。(圖/取自LibreStock)

☆可可脂含量≧20%

☆牛乳固形物≧12%

☆白巧克力不含可可固形物,因此嚴格來說被許多專家認為不是巧克力。

3. 牛奶巧克力:以可可脂及乳粉混合可可粉、可可膏為原料

▲牛奶巧克力。(圖/記者楊筱柔攝)

☆總可可固形物含量≧20%

☆非脂可可固形物2.5%、牛乳固形物≧12%

【其他該注意的標示】

由於可可脂的成本較貴,而且可可脂也能被利用在化妝保養品產業,非常具有經濟價值,部分業者會將可可脂抽出後,再用植物油(常用棕櫚油)代替以降低成本。因此政府規定添加≦5%植物油取代可可脂的巧克力,應於品名附近標示「可可脂中添加植物油」,添加≧5%植物油取代可可脂之巧克力,應於品名前加標示「代可可脂」,讓產品更加透明!

▲品名標示「代可可脂」之巧克力商品。(圖/記者楊筱柔攝)

【巧克力的好處】

以「純的巧克力」而言,巧克力的營養價值高,富含抗氧化植化素 - 黃烷醇,許多研究發現吃純度高的黑巧克力,能降低心血管相關疾病的風險,像是能增加血管張力、降低血管阻塞、改善血壓,降低膽固醇等,另外,也有研究發現純巧克力有預防大腦認知衰退,預防憂鬱症的功效。

不過,要注意的是這都是以純巧克力或者巧克力萃取物做實驗,市售大部分的巧克力因為加入了大量的糖、奶油等原料,仍是高熱量的食物,在攝取時一定要注意,所以我們應該要學會了解巧克力的標示,做一個聰明的選擇的消費者,不但滿足吃的慾望,也可以維護身體健康喔。

>原文出處:巧克力購買注意事項:如何看懂包裝上的標示並判斷純度?

本文作者/Cofit
Cofit是台灣最大的線上營養師平台,以網站及APP提供專屬營養師一對一密集指導,並有超過800位註冊營養師為用戶服務,並致力於結合科技和醫學專業,傳播正確的健康知識、提供頂尖且有效的健康管理服務。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