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Collège National des Gynécologues et Obstétriciens Français (CNGOF), Jacques Lansac et Nicolas Evrard/主編
譯者:馬青,喬紅
摘自:四塊玉文創《懷孕聖經》
●精選書摘內容
據統計,產後抑鬱症(即分娩之後出現的抑鬱)是最常見的產後病症。分娩過的女性中,有10%會患抑鬱症。全球各地區的患病比例都是這個數字,並不受文化差異或社會經濟發展程度的差異所影響。
不幸的是,社會與健康監督機構尚未採取措施應對產後抑鬱症對公共健康所造成的挑戰,也無力對付產後抑鬱症對嬰兒發育和家庭良好秩序所產生的影響。眾多患有產後抑鬱症的媽媽見到寶寶時會情緒低落。不過,護理人員和家庭成員可以採取一些常識性的預防、篩檢和伴護措施,改變這一常見現象,不需要社會花費太大成本。
1. 產後情緒不穩和產後抑鬱症有哪些區別?
大約有60%的女性在分娩之後會經歷產後情緒不穩,這種情況十分常見,也是完全正常的。產後情緒不穩會在孩子出生的第三天前後出現,產婦會經歷一場「風暴」:體內激素濃度發生變化且情緒不穩。這也是產婦情緒的轉折點,她會在見到寶寶後,逐漸走出妊娠期間的危機感。產後情緒不穩會持續十多天,在這段期間,產婦的情緒波動劇烈,心理也會發生變化。孩子的出世會打破母親過去的生活規律,她需要同時考慮自身需要與寶寶的需求,因此會出現情緒不穩。一方面,產婦經歷了分娩與妊娠末期巨大的身心變化;另一方面,見到脆弱的嬰兒之後,產婦可能會情緒低落。
但產後抑鬱症則是另外一回事情。產後抑鬱症與傳統的抑鬱症不同;和產後抑鬱症同時出現的症狀主要有:持續的疲勞感、失眠、煩躁易怒⋯⋯特別會感到自己無力承擔為人母的責任,面對寶寶時會有內疚感。
在和嬰兒交流時,愉悅的心情被焦慮抹去。每天的生活就像一場不得不接受的漫長考驗,只能獨自承受。有的女性還會有恐懼衝動,在意識中強迫自己形成某些圖像和想法,主要是一些災難性的畫面,母親會想像嬰兒在悲慘中死去。這樣的恐懼衝動會讓患病女性遭受巨大的痛苦,且無法訴諸於口。她們會覺得自己無力承擔為人母的責任,進而讓自己陷入羞愧的情緒中,無法與他人分擔痛苦。因此,產後抑鬱症帶來的不適不為人知,往往持續很長的時間,具潛伏性。有時,就連患病女性本人、周遭的親人和護理人員都無法察覺。
產後抑鬱症可能會在寶寶出生後的一年中持續存在,尤其在第六~九週最為強烈,因此對公眾健康造成很大的挑戰。病症會在第一年中自行消失,但它會對母嬰關係產生深遠的影響,因為患病女性的孩子會和母親一起經歷孤獨,所以約有1/4的孩子患有早期發育障礙。
2. 面對抑鬱症,寶寶的反應是什麼?
寶寶會覺得和媽媽的日常交流無法滿足自己的某些需要,這樣的情況會讓寶寶感到苦惱,也會讓媽媽愈發覺得自己無法勝任母親的角色。在這種情況下,母嬰之間溝通欠佳,無法享受共處的樂趣。每天都有許多場景重複上演,母親的痛苦會阻止她了解寶寶的需要,只是機械性地照顧寶寶,和寶寶的交流缺乏創意,也沒有愉悅感。例如,寶寶哭鬧的時候,媽媽就只是餵奶或讓寶寶進食。母嬰間的互動只有滿足生理需求,沒有樂趣,一起遊戲、玩耍的時間也相對減少。寶寶煩躁不安,會讓媽媽產生無力感。
如果母嬰之間缺少溝通,寶寶會發出警告訊號,他會變得煩躁、易怒,即使父母的撫慰也不容易讓他安靜下來,還會有睡眠障礙和胃腸功能失調的情況出現。如果不適持續存在,濕疹、呼吸系統反覆感染則是寶寶患上抑鬱症的明確信號。
3. 不要感到內疚
把寶寶出現不適的責任完全歸咎於母親是不公平的,至少還要考慮以下3個原因:
◎ 孩子的狀況會對母親的狀況產生影響,母親和孩子之間的相互性不允許我們在兩者之間建立直接的因果關係。
◎ 產後抑鬱症不會讓母嬰之間的交流和共處的時刻全部黯然失色。雖然母親有產後抑鬱症的反應,但她能夠在日常生活中照料寶寶,因此可以證明她有能力扮演母親的角色,周圍的人應當認同她的能力。
◎ 產後抑鬱症會讓母親和孩子默默地忍受痛苦,但它的負面作用一般只在母嬰獨處時才會顯現出來。因此,患病產婦的配偶、家人、護理人員和社會工作者都有責任,幫助產婦走出孤獨。
★本文經四塊玉文創 授權,摘自《懷孕聖經》
★我的寶寶健康嗎?有辦法決定生男生女嗎?如何應對宮縮的疼痛?超過預產期,寶寶還沒有動靜怎麼辦?餵母乳好還是用奶粉好?
★看完本書,你可以知道──從計畫懷孕到分娩的整個流程;環境中的各種危險因素,更好地度過孕期;孕期的每個階段,每個星期、每個月的進展;一些解決一般性問題的方法,例如飲食、運動、用藥、針灸等;提前為分娩做好準備;做好和寶寶回家後的準備工作。
您有媽媽經、爸爸經想大聲說嗎?《ETtoday東森新聞雲》親子版歡迎您來分享育兒心得,來稿請寄「parenting@ettoday.net.tw」,並請註明「個人簡介」。本報保留篩選、修改權限,文章登出不另行通知,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