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分析防家暴?基層社工打臉批無用:不如加強宣導

記者陳家祥/台北報導

台北市社會局15日舉行記者會公布「家暴地圖」,透過大數據資料分析,開發「家暴通報地圖」與「親密關係暴力風險模型」,有效掌握家暴案件的發生與後續的應對措施。但「家暴地圖」是否真有幫助?一線社工認為,頂多能找出人力配置的方式,「但也僅限家暴中心內部的人力調度」,對於民眾的助益不大;社工更表示,與其公布這樣的地圖,還不如加強宣導「家暴不是家事,是犯罪」。

家庭暴力防治法公布實施20年,但台灣民眾「家醜不外揚」的觀念根深蒂固,因此家暴的防治仍難以完全落實。為了有效掌握家暴事件,台北市政府社會局結合大數據分析整理過去海量的家暴案件資料,以里為單位繪製成簡單易懂的「家暴案件地圖」,有效分配稀少的社工資源。但有社工認為,這樣的方式對於工作上的效益不大,家暴事件的通報與否牽涉到很多因素,除了受害者心態外,地域性、人口密度也有很大的關係。

家暴地圖。(圖/台北市政府社會局提供)

該社工表示,第一眼看到這個地圖,其上代表家暴案件多的深色區塊,也有可能是因為人口密度高,或著是在比較容易報案的區域,「例如家戶之間相鄰距離近,吵得太大聲就算自己不報警,鄰居也會報;但是看看郊區的地方,除了人口數少之外,家戶之間相隔遠,幫忙報案求助的可能也較低。」

此外,家暴還牽涉到家庭觀念。假設是在一個觀念保守的家戶,家暴事件發生後,因著台灣人「家醜不外揚的」傳統觀念,通常就會用親友力量勸說,或是私下關心但不介入的方式取代報警,「這種類型就不會顯示在地圖上面」;根據社工經驗,此「家暴案件地圖」深色區代表家暴案件多,但相對來說也代表該區域的民眾求助意識高,自我保護意識比較強或是宣導得比較好,「所以不代表那些地方就一定需要投注更多的資源。」

而社會局認為此數據可以「最準確」預測、預防家暴再犯,社工也反駁,家暴案件再犯率高低也與地域性無關,社工和警政不可能是以這個地圖判斷哪些案件要長時間關注,避免再犯,「這一定是case by case,個別關注的」;社工補充,嚴重的家暴案件不一定會集中發生在那些地區,「只能說人多的地方機率就高,但不是人少的地方就不會。」

社工坦言,追根究柢,政府在家暴案件的處理上,最大的問題還是人力不足。家暴案件是一種「犯罪」,是一個社會常態;家暴與性侵不同,性侵害案件的嫌犯通常會傾向選擇熟悉、安全的地方再犯,「但家暴不是,家暴不一定要在家裡發生,在外面喝酒喝一喝就可以打起來。」

社工認為,與其公布這樣的地圖,還不如加強宣導「家暴不是家事,是犯罪」,呼籲民眾多關懷身邊的鄰居、親友,不要再把這當最隱諱、不可談論的事情,也不要害怕介入停止隔壁戶的衝突,幫忙打個電話報警、按個門鈴之類的都是可以有效中斷衝突的方式。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