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能新經濟推廣大會。(圖/記者李毓康攝,下同。)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面對能源不足,限電危機步步逼近的情況,節能減碳不能再只是口號,中興電工董事長江義福19日進行專題演講時表示,台灣3座核電廠未來若除役,幾乎難逃限電危機;要落實綠能發展,需要政府政策帶頭,進而讓產業及全民響應;而中興電工發展氫能源10年來,在相關應用上都已有許多創新具體成效出現。
台灣能源發展現況
台灣氫能促進會是由長期關注綠能議題的民進黨立委趙天麟籌組,19日在高雄舉辦「綠色經濟推廣大會」,受邀演講的江義福先是提到,從節能減碳基本概念延伸出3層面議題,包括,台電總發電量及備用/備載容量的變化;再生能源的發展情況;減排的要求。
江義福指出,2016年台電發電總量2640億度;2025年新政府明確提出,再生能源佔20%(500億度),其中太陽能發電200億度、離岸風電100億度;2025年目標以燃氣、燃煤、再生能源運用為主。回顧2015年台電發電結構占比,再生能源僅占4.1%,當中還包含水力發電,若扣除水力發電,剩下的太陽能發電約僅有1%,「是蠻有趣的問題」。
2025非核家園有希望?
談到蔡政府非核家園目標,江義福說,核一廠、核二廠及核三廠總發電占比18.61%,但如今即將除役,核四廠大概無法商轉,「我們必須正視台灣缺電的現實,這是個不可說的秘密」。
江義福指出,核一、核二冷卻水池即將放滿,恐被提前關廠,2017備用容量率為10%,少掉2座核電廠4部機組323萬瓩/9%備用容量率就只剩下1%。另外,協和/通霄2017年除役,尖峰供電再減約170萬瓩,備用容量將呈負數,「幾乎難逃限電」,但眼看限電危機來襲,台灣目前在太陽光電及離岸風電等再生能源發展上,卻仍然困境重重。
碳排放減量目標難達成! 簡直是「不可能的任務」
江義福提到,台灣2016年的碳排放量為2.49億公噸、人均排放量為10.62公噸(亞洲第一),巴黎氣候變遷會議後,政府對外正式宣布「國家自主減排貢獻(INDC)」。203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為BAU減量50%,相當於2005年排放量2.45億公噸再減20%及減量5000公噸,要達到此目標有極大的難度,簡直是「Mission Impossible」。
政府究竟怎麼做?
走出「廢核、減碳、環保、不缺電的死胡同」!江義福點出,政府首先必須務實考量完整配套,由政府帶頭產業發展與推廣使用;接著產業響應,企業則須勇於投入技術產品及應用系統開發,最後才能進一步讓全民參與,用戶端自主節能。
另外,除了政府要有開發新能源的意識外,江義福說,綠能發展「不能只是口號」,政府更要認真思考,制定具體的政策,並徹底了解開發新能源所帶來的究竟是真產業抑或是假產業。
▼趙天麟試騎氫能機車。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