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外語比別人快10倍! 「聽故事」提升高階讀寫能力

▲朗讀有助於孩子的語言成長。(圖/新華社)

作者:史蒂芬.克拉申、李思穎、劉英
摘自:親子天下出版《自主閱讀──讓孩子自選與自讀,培養讀寫力》

●精選書摘內容

朗讀的功效與迷思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大量證據都指出,小孩喜歡聽故事,而喜歡念故事給小孩聽的大人也不少。也有許多證據指出聽故事好處多,更是母語或二語發展至高階讀寫能力的第一步。

本節將回顧部分相關證據,但也會提到朗讀的功效可能被過度誇大;在某些方面的讀寫能力上,用其他方式可能會發展得更好。如果對於朗讀的要求太不切實際,可能反而有礙效果。

朗讀能夠激發對閱讀的興趣

小孩聽到讓他覺得有趣的故事,就會想自己去讀一讀。相關研究文獻就指出「說故事是座橋樑」。如果某本書已經由老師念過,小孩選來自己讀的機率就會比較高,而家裡爸媽會念故事的小孩,自己會讀書的情況也比較多。

美國舊金山州立大學的學者劉英,請22 位準老師回顧自己在孩童及青少年時期的閱讀習慣。其中有12位說自己小時候「不太喜歡讀書」,成長的環境也沒有很多書。裡面只有1 位,小時候有人念書給他聽。至於另外10 位說自己「很早就愛讀書」的,則說他們成長的環境就能接觸到很多書,而且這10 位也都有人念故事給他們聽。

▲朗讀不只小孩喜歡,也能幫助大人對語言的敏感度。(圖/翻攝淡江大學官網)

朗讀和語言發展:詞彙

許多研究都指出,朗讀對詞彙發展大有幫助,以下僅舉幾個例子說明。

展臂閱讀計畫

展臂閱讀計畫(Reach Out and Read, ROR)是一項收費低廉、朗讀給嬰幼兒聽的計畫,成效相當卓著。展臂閱讀計畫做法很簡單:嬰幼兒在候診室等待小兒科醫師進行例行檢查的時候,由醫院人員教導父母能和嬰幼兒一起進行的閱讀活動(其中以朗讀為重心),而醫院人員和醫師也會強調閱讀的重要性。每次回診,這些家庭都會拿到免費的新書。

這項計畫通常以低收入戶為對象,在於低收入戶兒童多半能接觸到的書較少,在字彙測驗上的分數一般也就低於全國平均。展臂閱讀計畫正是要縮小差距。

在一項針對4 歲幼兒的研究中8,參加展臂閱讀計畫的兒童平均只有3 次回診的機會,能讓醫師和人員討論書的內容,平均也只會拿到4 本書。

然而,這些孩子在字彙上的進步卻十分驚人,比起類似背景的孩子,得到的分數遠遠更為接近全國水準:未接受展臂閱讀計畫的對照組,分數比全國水準低了14%、足足有一個標準差;但接受展臂閱讀計畫的兒童,只比水準低了6%、不到半個標準差。換句話說,接受展臂閱讀計畫的孩子已經把差距拉近了一半。

外語學習

潘妮是個就讀二年級的台灣小學生,學習英語為外語(EFL),而李孟勳、李思穎和克拉申(2014)10 的研究提到,光是靠著短期的朗讀和討論故事內容,就讓她的詞彙量有長足的進展。潘妮在一個月內完成了八堂課程,包括聆聽、討論和重述故事。當她無法理解輸入的時候,偶爾會用國語向她解釋內容。

該研究指出,潘妮在10 小時內習得49 個字,平均一小時4.9 字;這與平常她在英語外語課堂上接受直接教學而學習字彙的速度相比,大約要快了10 倍。

文法、聽力、文本架構及世界知識

杭斯基(1972)提到,對學齡早期兒童(6 歲)而言,句法能力發展會與小孩聽過多少內容有關。發展程度最高的6 歲孩童,一週聽到朗讀的字彙有17,500 字。

至於發展程度最低的,則是完全沒有人讀給他們聽。既然證實朗讀有助於文法和字彙發展,不難想像,從聽故事的頻率,就能預測一個人的聽力理解程度和閱讀理解程度。很有可能,聽故事也會以其他方式促進閱讀能力:聽過更多故事的孩子(特別是透過朗讀),就更能體會到文本(特別是故事)如何架構;他們會習得「故事的文法」。他們也會從聽故事中,學到更多關於這個世界的知識。等到這些孩子開始閱讀,這兩項因素都會讓他們更能理解文本。

故事書 vs. 教科書

謝明宜、王費瑜和李思穎(2011)14 針對在台灣念給孩子聽的英文故事書,以及在英語外語課堂上所使用的教科書,比較兩者語言上的差異。故事書的詞彙、句法、日常表達,都遠遠更為豐富,而且內容也當然有趣得多了。

檢視故事書和教科書所用的句子,會發現故事書的語言「比較接近一般人對事物和情感的日常描述,也就比較有趣」。我們發現在教科書中,句子的呈現「不靈活、呆板,而故事書的句子呈現則有更豐富的語言和情境脈絡,因此句子更有趣、更易理解,也就提供了更多習得可用的輸入,不僅在於句型,也在於詞彙以及其他文法層面。」

李思穎等人也針對各種疑問句型提出類似的例子,結論是「與真正的故事書相較下,教科書所呈現的文法和詞彙比較弱化而失色。故事書呈現的用法遠遠較多,而且呈現的方式也更有趣、更易理解。

▲繪本是閱讀入門的好材料。(圖/資料照)

朗讀法也有可能效果不佳

一般來說,「萌發讀寫能力」(emergent literacy skill)指的是以下閱讀能力面向:「文字覺識」(對於字母、文字方向的認識),透過測驗展現對「書寫文字」(words in print,知道文字是由空白隔開)的了解、「斷詞」(word segmentation,知道一句話裡有多少字)、「文字辨識」(print recognition,能夠分辨圖文),以及「文字概念」(print concepts,像是知道書名在哪裡)。

一般認為,要先有萌發讀寫能力,才能發展出聲韻覺識(phonemic awareness)、字母拼讀、拼字,接著才能再學習如何閱讀。然而,卻有充分證據指出,有了聲韻覺識、字母拼讀和拼字能力後,只是看到獨立呈現的字詞能夠發音,卻無法增進理解文本的能力。

朗讀無益於孩童的萌發讀寫能力

賽內秋和勒飛佛(2002)發現,一年級剛開始的時候,聽故事的頻率和萌發讀寫能力並無關係。這很合理;聽故事的時候,故事內容最重要,我們甚至不見得時時會看到文字,也就不可能把它當重點。某些學者對這種結果很失望,就用了些辦法,希望讓朗讀能和萌發讀寫能力產生關係。特別是在一系列針對4 歲孩童的研究中,聲稱如果朗讀者在朗讀過程暫時打斷故事,而去引導孩童注意文字,就能讓孩童更快培養出萌發讀寫能力。這裡的打斷,包括像是問問題、做出評論,例如:「我該念這一頁的哪裡呢?你認識這個字母嗎?這個字很危險。」

仔細檢視這些研究會發現,打斷確實能帶來某些萌發讀寫能力的發展,但並非全部。最重要的,似乎只要孩童能接觸到文字,就算不去「教」,他們也能習得這些能力,而且是滿早就能習得。舉例來說,特地打斷故事、要孩童注意文字,對於測驗「書寫文字」(也就是知道文字是由空白隔開)會有很強的效果,但到了一年級,已經幾乎沒有小孩不知道英文字是用空白隔開,英文「字」的概念在一年級的時候早已建立。

與這項觀察一致的另一項事實,則是在這些研究中的對照組其實也會進步,而且幅度並不小於實驗組(也就是會去「打斷」的組別)。很多時候,實驗組只是多對了幾題,相差的百分比也不太大。

▲朗讀可以增進孩子們的閱讀興趣。(圖/資料照)

朗讀中斷的危險

在賈斯提斯等人22 的研究中,常常運用打斷的做法:出言打斷(提出對文字的問題和評論)大概是每分鐘4次;非言語的指引參照(指向文字)則是每分鐘將近11次。將兩者相加,代表將故事念給實驗組的學生聽時,幾乎是每4 秒就會打斷1 次。相對的,對照組孩童幾乎不會遇上任何對文字的言語評論,而非言語的指引參照大概也只是每分鐘4 次多。

賈斯提斯和伊賽爾(2000)23 只是簡單提到,太過於注重在文字上,可能會減少孩童聽故事的樂趣。

因為讀故事能夠刺激自主閱讀,而持續的自主閱讀又能確保讀寫能力持續發展,因此孩童能否培養出對故事、對書的興趣,其實是很重要的指標。如果強調文字、反而會「減少孩童共讀故事書時的快樂」,也就代表在朗讀時強調文字其實有礙培養讀寫能力。

結 論

朗讀活動對於讓孩童邁向高階讀寫能力十分有幫助:從現有的證據看來,朗讀給孩童聽,能讓他們習得詞彙和文法、得到關於文本架構的知識,也提升了對世界的認識。孩童喜歡聽人講故事,這樣也能增加他們對閱讀的興趣。

此外,朗讀給小孩聽並不需要什麼花費,只要有一本好的故事書、某位對這個故事和小孩都有興趣的人、而且又願意朗讀這個故事,這樣就行了。

會讓朗讀效果不好的情況,就是想用朗讀來做些原本就不該用朗讀來做的事,也就是想要培養低階的讀寫「技能」。如果調整了朗讀做法,加入為了萌發讀寫能力而設計的活動,就有可能妨礙聽故事的快樂,也就會減少朗讀的效果。這是多此一舉:我們犯不著加入這些打斷的動作,孩童也能自然學到這些「技能」。

★本文經親子天下出版授權,摘自《自主閱讀──讓孩子自選與自讀,培養讀寫力》

閱讀領域經典之作《閱讀的力量》作者克拉申教授,

協同華人閱讀推廣團隊的研究

無論是母語,還是針對第二語言的學習,

放心放手,讓孩子自選題材,

創造「迷人且可理解」的閱讀時光,

才是讓孩子提升讀寫力的重要關鍵。

★您有媽媽經、爸爸經想大聲說嗎?《ETtoday東森新聞雲》親子版歡迎您來分享育兒心得,來稿請寄「parenting@ettoday.net.tw」,並請註明「個人簡介」。本報保留篩選、修改權限,文章登出不另行通知,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想探討更多孕兒、婆媳、婚姻等私密話題(報喜文、集氣文、抱怨文或秀寶寶照、懷孕照、個人美照),歡迎加入新成立的「歐膩的育兒媽媽經~姐就是要碎碎唸」臉書社團,讓我們一起交流討論,快來聊天說心事吧!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