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南海艦隊支隊21日至27日實行多方向立體奪控島礁演練,出動多架直升機與多艘726型「野馬」氣墊登陸艇。(圖/翻攝自《當代海軍》微博公眾號,下同)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美國軍事網站「War on the Rocks」發文指稱,川習會讓兩岸議題再次浮上版面,台灣在美國重申「一個中國政策」下,面對中方的軍事壓力必須「更加倚靠自己」,建議參考伊朗的案例,捨棄潛艇國造轉為發展「不對稱防衛計劃」。
文章指稱,隨著兩岸局勢升溫以及川普政府政策上的「不確定性」,促使台灣必須重新思考國防策略。過去十年來,兩岸的軍費已經失衡,台灣的國防沒有跟上解放軍的現代化進程,儘管美國可能在衝突時「適度出手」,但台灣仍須具備一定的實力,防止中國搶在美方行動前讓「統一」成為既定事實。文章強調,台灣若要威懾中國,在軍事方面必須放棄「與中國平起平坐」的概念,放棄潛艇計劃轉為投資「能夠執行不對稱防衛」的部隊。
文章表示,在解放軍的現代化進程當中,「武統」看似有些不切實際,但台灣確實面臨一個充滿威脅的中國,特別是在2005年制定「反分裂國家法」後,「武統」一直是其中一個選項。台灣在馬英九執政時期對中國採取睦政策,似乎暫時削減兩岸軍事衝突的風險,隨著蔡英文執政後又讓局勢再次升溫。
解放軍近來採取所謂的「三戰原則」,在不採取軍事力量的情況下,針對「法律」、「經濟」與「心理」制定策略實現理想目標。自從蔡英文政府上任後,中國屢次從外交方面出手,讓台灣痛失許多邦交國進一步削弱國際地位,成功迫使國際民航組織排除台灣,或是阻止台灣以觀察員的身分參與世界衛生組織2017年世界衛生大會。除了外交上的施壓,中國也增加經濟、政治以及軍事上的壓力,甚至動員網軍力企圖主導兩岸輿論的走向。
中國對台灣施加一定程度的軍事壓力,可能超過1996年台海危機當年的程度。中國的網軍曾對台灣政府的官網進行了駭客攻擊,至於去年11月底,中方的「轟-6」轟炸機更在台灣附近盤旋,航母「遼寧號」也曾通過台灣海峽與五艘護艦航行,所有行動皆是衝著台灣而來。
雖然文章強調「兩岸的軍事平衡已經有所改變」,但它也直言「兩岸情勢未來的變化不大」,因為蔡英文政府總是對外宣稱「維護兩岸和平與穩定的政治現狀」,如果她堅持這個立場,台灣將繼續處遊走在「反分裂國家法」的紅線上頭,「台獨」將是引發戰爭的核心關鍵。不過即便是意外的衝圖,可能也會引發無法控制的大規模戰爭,因此台灣仍然必須具備「自力救濟」的能力,做好解放軍攻台的假想應敵策略。
文章指稱,中國和台灣都承認,台海戰役的關鍵在於「美軍的介入」,但統一與否還是得取決「台灣能夠替美軍爭取到多少時間?」是否會在美國介入時兩岸早已完成統一?不過台灣似乎沒有意識到如此嚴峻的兩岸現實,依舊持續奉行錯誤的國防策略,將希望寄託在等待外部支持方面。
事實上,採取海面戰鬥的「不對稱防衛計劃」或許更為可行,台灣在製定「不對稱防衛計劃」可以師法伊朗。伊朗和台灣一樣,面臨著來自美國的軍事威脅,比起面對中國,面對美軍的處境更為艱難,但卻通過發展「不對稱防衛計劃」力圖改變美國和阿拉伯地區的軍事行動。
伊朗的國防策略旨在形成一個質疑,即是讓美國陷入「採取軍事行動會成功嗎?」的立場。這套戰略迫使美國和盟軍與伊朗發生衝突時陷入自我矛盾的狀態,截至目前為止,伊朗的戰略算是相當成功也值得台灣效法。根據了解,「不對稱防衛系統」戰略包括建制大批配備魚雷和反艦飛彈的快速攻擊艇,達到嚇阻敵方艦艇接近海域;使用低投資的武裝無人飛行器消耗敵方防空能力;強化快速部署水雷能力;建立不易消滅的岸置巡弋飛彈系統,提高攻擊範圍與精準度;發展高隱蔽性的短程彈道飛彈系統。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