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忠正/人民幣能打敗美元嗎?

2017年04月11日 00:30

▲中國經濟和貿易的崛起,使得人民幣逐漸走向國際金融市場,但仍難與美元相抗衡。(圖/視覺中國CFP)

中國近20、30年來,在經濟上已經成為世界工廠,現在每年的貿易順差高居世界第一,外匯存底位居全球第一,規模之大也是相當驚人。隨著中國經濟力量的擴張,中國的軍事力量以及國際影響力也隨著大幅提升。習大大甚至向美國提出新型大國關係,意指美國要接受中國在東南亞和南海的霸權。由於中國經濟和貿易的崛起至今已近20多年,這幾年來人民幣也開始從封閉的角落,走向國際金融市場。

人民幣難以撼動美元

從2014年開始,中國政府在倫敦為人民幣的離境交易中心搞了不少造勢活動。倫敦的人民幣交易數量占了歐亞之間所有人民幣交易額的6成左右,遠遠領先新加坡和法蘭克福的人民幣離境交易中心。相比之下,台北的人民幣交易金額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但是,人民幣在國際金融市場的交易量相對於美元交易量而言,仍然是不成氣候!

2015年初的金融統計顯示,全球各種國際之間交易的支付工具,仍以美元最為重要,占42.5%,而人民幣才占1.4%。若再以資產的規模來做比較,全球以美元計價的金融資產(在此以股票和債券為主)有56兆美元之多,以歐元計價的金融資產也高達29兆美元,以日元計價的金融資產也有17兆美元。但以人民幣計價的金融資產才值3千多億美元而已,目前這個規模大約與菲律賓披索計價的國際資產相當,而略高於祕魯幣而已!上述的統計數字只是要表達,以人民幣計價的金融資產在國際市場上的規模實在是太小了。

一般人或企業持有人民幣,除了存款或去換成美元、歐元、或日元之外,買不到多少人民幣計價的金融產品或資產,所以手上持有人民幣的原因,大多是為了與中國貿易的需求而已!顯然人民幣要成為國際金融市場的重要貨幣,仍然有漫長的路要走。人民幣在5年內,根本還沒有機會取代日元的地位;10年內,也談不上有任何機會打敗美元。

人民幣國際化的困難處

人民幣想要成為重要國際貨幣的必要條件,就是人民幣流通在各國政府和民眾手上的數量要夠多,而且在國際上,人民幣計價的可交易資產也要夠廣、夠深。但是,中國的國際貿易卻一直呈現大量的出超,不但人民幣不可能大量流出中國到各國手中;中國手上的美元外匯存底反而快速增加,更加重了美元的重要性。

美元之所以能成為最要的國際貨幣,原因之一就是美國經濟活動量夠大,可以長期支撐貿易赤字,美元才能隨著貿易赤字而流佈到各國手中。原因之二是,外國人可以使用美元自由購買各種美元計價的金融產品和各種資產。原因之三,當然是美國開放自由的經濟體制,金融市場和外匯市場都是自由進出、沒有管制的市場。中國的經濟規模雖大,但其他重要因素皆未具足,因此人民幣要成為重量級的國際貨幣,困難重重。

在理論上,中國可用人民銀行手上的巨額美元等外匯存底,來支撐人民幣的幣值,進而被國際工商業者所接受,事實上卻不然。理由很簡單,外國工商業者若接受人民幣為貿易支付的國際貨幣,那麼拿到人民幣時,可以買什麼人民幣計價的資產來保值或孳息呢?如果人民幣計價的金融資產才區區3千多億美元,加上人民幣又不能自由回流中國置產或投資,也無法自由滙出中國,因此外國人手上人民幣的用途就極為有限了!外國人當然就不願持有人民幣。

目前因為貿易或在中國投資等原因而不得不接受人民幣的外國人,通常也會將拿到的人民幣迅速轉成其他貨幣。這10、20年來除了貿易和投資之外,國際上也有一些刻意去持有人民幣的人,這些人大多是為了人民幣升值的投機利益,並非是因為持有人民幣可以投資許多人民幣計價的(金融)資產,而賺取合理的報酬。

前幾年在香港很夯的人民幣點心債,其發行數量其實在國際上是小到可以忽略的規模!最近台灣的人民幣熱潮在人民幣出現貶值之後也出現消退,就可知道台灣人持有人民幣的投機性本質!

▲人民幣想成為國際重要貨幣之一,經濟上要加強國內金融市場和外匯市場的自由化鬆綁。(圖/視覺中國CFP)

先談自由化,再論國際化

中國政府曾經想推動中國「出口(商)用美金收款、進口(商)用人民幣付款的策略」,希望快速達到人民幣成為國際貨幣的目標,但是成效非常有限。一方面是因為,中國進出口一向呈現很不對稱的失衡關係,進口規模所帶動的人民幣流出量,相對於出口規模(美元的流入量)實在太小了!另一方面是,外國廠商顯然是考慮到中國金融市場和外匯市場的管制,以致於使用人民幣的自由度有限而不願接受

人民幣若想成為最重要的國際貨幣之一,免不了還要等下去,直到北京政府放棄威權主義和管制政策,達到一定程度的民主化與法治化,而且中國國內金融市場和外匯市場也需要鬆綁,完成相當程度的自由化之後,才可能有機會能逐步挑戰日元,然後歐元,最後才是美元。以目前中國經濟的管制本質而言,想要在國際金融市場的擂台上挑戰美元,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好文推薦

林忠正/司改爭得是民權,不是司法官特權!

林忠正/美中貿易之戰:To Do or Not To Do?

林忠正/線上修學位:翻轉高等教育困境

林忠正/低利率政策,知識經濟的害人毒癮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

●林忠正,經濟學博士,曾任立委、金管會委員、民進黨副秘書長、及中研院、台大教授。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88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