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文人雅士早吃過泡麵 「鍋燒意麵」才是油炸麵鼻祖

▲台南平價又大碗的鍋燒意麵一直是遊客最愛的小吃。(圖/東森新聞)

網搜小組/綜合報導

古早味的鍋燒意麵一直被列為台南的道地美食,加點海鮮料與沙茶,再打上一顆蛋,吸飽湯汁的麵條,讓饕客身心靈都獲得滿足。不過,你知道這款油炸「意麵」是怎麼發明的嗎?

鍋燒意麵可分為兩部分,湯頭料理的方式稱為「鍋燒」,油炸麵條就是「意麵」。鍋燒的料理方式其實是模仿日式烏龍麵的煮法。意麵條則是來自於粵菜的經典主食,是蛋麵拿去油炸做成。據傳是一位清代官員伊秉綬,當時因為伊府上來訪的文人、賓客眾多,他為了讓廚子可以方便點,於是就命人把麵粉摻雞蛋製成麵條後再經過油炸增加保存時間,以後客人一到府上也能直接料理。後人為了要紀念他,因此就把這款麵稱為「伊府麵」或「伊麵」,到了台灣才被更名為「意麵」。

反觀同為油炸麵體的泡麵,則是台灣人「泡麵之父」吳百福,1910年出身嘉義朴子,由於祖父往訪台日兩地經營針織公司,直到他22歲拿著父親的遺產前往大阪成立「中交總社」並歸化日籍,改姓為安藤。由於紡織公司在1957年經歷過破產後,讓他想起了二戰結束後沒有食物可吃的景象,他更立志要讓大家都能吃飽,於是開始投身食品研究。

某天,他從妻子炸天婦羅中獲得製作泡麵的靈感,認為油炸過後的麵體表面有很多小孔,乾燥的麵條更容易吸收熱水回軟,因此便決定要用這種油炸的方式來保存麵條,之後「中交總社」也改名成紅遍日本的「日清食品」,並於1958年發明出第一包泡麵──「雞湯拉麵」口味,當時售價35日圓。

雖然目前市面上的油炸麵還有雞絲麵以及蚵仔麵線,但從這些油炸麵條的歷史與淵源中,更了解到伊麵與泡麵製作法的相同之處,也由於伊麵的的起源早於泡麵,被喻為泡麵始祖其實也不為過啦!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新奇熱門新聞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