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下了課,直接往補習街衝,再去補習。(圖/Shin-Shin Lin/flickr)
文/葉家興
少子化的年代,報名學測、指考、會考的人數年年破新低,然而,補教業似乎未受影響。清華大學榮譽教授李家同日前更在媒體上幫偏鄉學生叫屈:「沒辦法補習,有幾個人能應付會考?」到底什麼原因,能讓補教業在經濟成長停滯的年代,仍舊欣欣向榮?又讓大家趨之若鶩、願意支付高昂補習費的魅力何在?
其實,從經濟學的「賽局理論」(Game theory)來看,補習像是一種會讓人上癮的賽局。一般人看到同學補習,就會覺得自己不補習好像會吃虧;可一旦補了習,就得一直補下去,直到考試拿高了分、成績超越了別人,否則,之前補的習就會「浪費」。這種讓人上癮的賽局,有點像是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教授Avinash Dixit所描述的「鼓掌拍賣」(Applause Auction)。
原來,普林斯頓大學每學期的最後一堂課時,學生們都有向教授鼓掌表達謝意的傳統。於是,Dixit教授便在同學掌聲時拿出20美元宣布,哪個學生鼓掌的時間最長就把這錢給誰。雖然多數學生在15~20分鐘後就會退出競爭,但仍有多達5、6位學生競爭這20美元的獎賞。值得一提的,就是這個實驗的最久拍手時間,曾長達4個半小時之久。
正常人可能很難體會,一個普林斯頓大學的學生願意為了20美元連續鼓掌4個半小時,是什麼樣的感受?有人認為,這種搏「上癮」到最後,目標已經轉移成為意氣之爭了。也有人認為,這是被「存量綁架」了,就好比我已經鼓掌了一個多小時,如果現在停了下來,前面不就白費力氣了嗎?
這種賽局在動物界裡其實不難看見。同種動物之間,發生爭奪領地的爭鬥其實很少導致死亡,通常都是彼此間的「消耗戰」或「摩擦戰」,也就是格鬥者怒目相視做出威脅姿態,直到其中一方承認失敗離開為止,而願意堅守陣地最長時間的動物,就成了贏家。動物們所付出的代價僅是時間(其實這些時間本可用來追逐食物或異性,或照料後代),且雙方付出的代價相同,所以願意堅持得更久的一方,就有贏的勝算。
▲動物也常為了爭地盤而產生格鬥。(圖/Jimmy Stoikov/flickr)
事實上核武競賽也相類。當雙方力拚武器的升級,彼此就會有同歸於盡的可能,但為了避免互相毀滅,又無法真的使用這些武器。於是賽局的「勝利者」,便成了製造出最大、最多核武的國家,也提高了安全程度;而「失敗者」不但沒有提高安全程度,那些浪費了的國防預算也得不到報償。結果就是:次強國家情願花更多的錢以「縮小武器差距」。
這種贏家和輸家都要付出代價(如時間、金錢等)的賽局(All Pay Auction),也被稱之為「1美元拍賣」(Dollar Auction)賽局。這是1971年,由耶魯大學經濟學教授Martin Shubik所提出,一種將「上癮」融入賽局過程的設計。這個拍賣1美元的遊戲規則很簡單:第一,人人都可喊價,最高出價者得標,每次喊價必須超過上一次喊價;第二、次高出價者也必須付出自己喊價金額,但什麼也得不到。
以1美元作為「拍賣標的」,當底價為0.01美元時,因為有利可圖所以絕對有人喊價;但當第二人開始出價後,在不願賠錢的心理之下,氣氛就會逐漸升高。到了接近1美元之際,拍賣便開始產生微妙的變化。參與者這時會出現猶豫的心理,然喊出1.01美元總比損失0.99美元來得小,所以一旦喊價突破1美元,這些喊價者的「獲利心理」,就會瞬間轉變為「減少損失心理」。
於是,玩家開始進入了決鬥狀態。因為每喊出來的新價格,看似能讓自己的地位稍作改善,可事實上為了爭奪這1美元,競標者卻喊出高於1美元,甚至更高的價格,真實的處境只是讓自己愈來愈糟,損失也持續增大。這種情況,通常會持續到理性終於占了上風,或雙方不堪負荷為止。
而根據多次實驗的結果,「1美元拍賣」賽局的最終成交價都是3~5美元!原本應該是個有利可圖的拍賣,最終卻以競標者兩敗俱傷的損失收場。究竟,喊出高於1美元的參與者是理性,還是非理性呢?同樣的,那些連續鼓掌4個半小時的人雖拿到了20美元,而那些幾秒鐘前才放棄的競爭者看似損失,然贏家,真的就比輸家理性嗎?
▲在賭局裡,除了靠運氣,也有一股不服輸的心理。(圖/Spicers Belgium/flickr)
其實,類似「鼓掌拍賣」或「美元拍賣」這種「被存量綁架」的人性無所不在。例如,在人潮如流的迪士尼樂園裡,人們排成長隊就為了坐機動遊戲,而這一等就是1個小時,甚至更久,可坐上去後幾10秒就下來了。人們難以相信花了這麼長的時間排隊就為了玩這幾10秒,可一旦等了一段時間後,遊客就變得捨不得放棄了。
此外,「賽局理論」的研究也發現,這類「賽局上癮」的例子在現實生活中屢見不鮮。無論式建築設計競標、專利競賽、罷工、戰爭、動物爭奪地盤……甚至不願意離開一個很糟的工作、不願終止一段很糟的婚姻,都是活生生的案例。
回到補習議題。當你補我也補,我補你又補的情況下,事實上大家的競爭地位仍舊維持原狀,那還不如大家都不要補。而這種補了就能讓暫時超越別人的心裡,其實就上了「繼續補習的癮」。如果別人又補習超越了我,那我就更不能不補下去……於是大家花了時間、花了金錢,卻得到一些無益人生的應試技巧,也造就了補習班歷久不衰的榮景,以及補習天王的豐厚身家。
這就類似核武競賽的雙方,耗費時間、金錢,製造一堆讓自己「心安」,卻不能真正派上用場的核武器一樣。然不同的是,核武強國已從冷戰時期虛妄的核武競賽中走出來了,但那些陷溺在補習賽局中的人們,何時能走出使人不斷沈淪的陷阱呢?
好文推薦
●葉家興,在香港吐露港灣生活與任教的台灣客家人,出生在《冬冬的假期》電影裡的小鎮苗栗銅鑼,台大電機系學士、經濟所碩士、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精算、風險管理與保險博士。1996年離台前在金門太武山麓服役兩年。譯有《經濟學與社會的對話》、《世代風暴》、《助人為獲利之本》、《當經濟指標統治我們》等。著有《理財與保險--迷思與反思》、《陸生元年》、《未來事件交易簿》。以上為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