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成性侵是熟人所為,導致受害者會懷疑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示意圖/記者黃克翔攝)
記者楊絡懸/台北報導
作家林奕含輕生引起外界關注,社會瀰漫「獵巫」氣氛,將矛頭指向補教狼師,使各界注意補習班師資、學生性教育等議題;對此,衛生福利部表示,現行難以在校園推行性教育,學校不是不想教,而是家長的反彈聲浪較大。
根據衛福部統計,2016年度性侵害通報案件受暴人數計8141人,其中18歲以下計5214人占64%,熟識者性侵比率占74.6%,陌生人性侵比率僅佔2.28%,另23.12%為通報資訊不清楚,顯示兒少性侵害案件多為熟識者性侵害。
衛福部進一步分析兩造關係分類,以親密伴侶關係占35%居多,朋友關係為占26%次之,另12%是家屬關係,顯示國、高中生在探索、發展與異性交往的經驗,常因自我保護能力不足而被害;此外要特別注意的是12歲以下者是以家屬關係占37%居多,也凸顯家庭內封閉的互動系統,缺少外控的監視力,讓家內性侵害案件更不易被覺察。
▲衛福部指出,重點應擺在家庭、學校如何跟孩子談「性」,也就是性教育。(示意圖/記者季相儒攝)
保護服務司長張秀鴛表示,社會對性的開放程度,也會進而影響性侵害發生的比例。很多年幼的孩子從小就被「家人」騷擾,如一起洗澡、撫摸私處等,但孩子們卻以為這是正常、「大家都這樣」的現象,直到在學校接觸正確的性知識教育,才曉得原來家人這樣的行為互動是件奇怪的事情。
張秀鴛也指出,台灣不可能緊縮成「無性」的國家,重點應擺在家庭、學校如何跟孩子談「性」,也就是正確的性教育。目前台灣有性別平等教育法,但教育部較著重在防範性霸凌、師生戀,性教育相對較少。
張秀鴛表示,目前學校推行性教育也遇到困難,因為當老師教性教育,孩子回去告訴家長,家長就來召開記者會向學校抗議,老師怕毀了聲譽只好「閉嘴」。事實上,不是學校老師不想教,是目前的社會氛圍讓孩子不知如何保護自己的身體,而這也是全民的責任。張秀鴛也指出,從受害者的角度而言,也須注意是否指責受害者沒有保護好自己的身體,反讓受害者產生「恐懼效應」而不敢坦承。
▲施宜昕表示,有些狼師會流竄至其他育幼院。(示意圖/東森新聞)
依據現行法規,由於被解聘的狼師會被登上「不適任教育人員資訊」網站,補習班聘用教職員工前須向各縣市教育局處申請,查明該師是否有性侵、性騷擾等前科;但民眾無法自行查詢,只能透過地方教育局協助查閱,才能得知補習班有沒有袒護員工背景。
另一方面,根據《三立新聞》報導,人本基金會執行祕書施宜昕表示,老師的專業就是教學,因此被解雇後仍會跳至其他如補習班、幼兒園等教育場所。很多學校或許會有「師師相護」的狀況,例如負責人可能覺得那就請當事人自行辭職,不會進入網路系統,因此有些狼師會流竄至其他育幼院,甚至當上院長。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