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宣布明年試辦新考招方案,讓家長憂心孩子成為「白老鼠」。(圖/記者林世文攝)
記者盧映慈/台北報導
大學個人申請9日放榜,1.2萬的缺額創下歷史新高,讓人憂心高等教育未來的出路。教育部在上月28日確定新考招方案將延後1年、自111年開始實行,但試辦時間仍維持在107年,讓許多家長痛批「簡直把孩子當白老鼠!」教育部則回應,試辦期間仍可用舊型方案,只是「多一個選擇」。
由於新課綱審議委員資格爭議,確定將從頭再來,實施期間也隨之往後調,考招方案則配合課綱時間同樣延期,但教育部認為新課綱的配套措施、素養精神已經傳遞給教育現場,多元適性的計畫也已推動,所以依舊維持107年試辦考招的時程。包含國教行動聯盟、 全國家長會長聯盟、 全國十二年國教家長聯盟、 全國幼教家長聯合總會等教育團體擔心,新方案的時間十分接近,試辦如果失敗,這批孩子不就成為實驗底下的犧牲者?
▲課綱審議的烏龍事件,讓實施時間與考招方案共同延後。(圖/記者徐文彬攝)
教育團體表示,107年試辦新方案將影響現在高二的考生,這根本違反「高中入學前必須確定升學方案」的信賴保護原則,況且申請入學的時間延後,與分科測驗只相距一個月,要考生、家長在短時間內決定是否放棄錄取名額,也是非常沉重的壓力;分發入學又同時採計學測與分科測驗成績,重視學測的問題沒有解決,還加上學習歷程檔案的「量化」,造成另一種「標準化」下的規則、失去適性的初衷。
學習歷程除了學生的特殊表現之外,還包含校排成績,教育團體質疑,各校的標準不同,學習歷程納入升學,除了公平性令人懷疑之外,長期追求學習歷程完整漂亮,也是另一種升學壓力;為了讓孩子更突出,老師、補習班幫忙「安排規劃」,也讓所謂的探索變成表面的假象。此外,分科測驗不再考國文、英文、數乙,也讓語文、財經科系「學測訂終身」,更不用說新學測的物理、化學範圍縮減、造成理工人才的素質低落了。
教育部則回應,試辦只會在個人申請的第一階段,鼓勵學校、科系小規模採計學習歷程檔案,並使用不同招生分組的方式進行,考生也可以採用現在的方式申請入學,例如某校的資工系試辦,原先的10個名額中提出2個名額採計學習歷程檔案,但還有8個名額是原本的招生方案;另外,學習歷程檔案就是現在第二階段的備審資料,提出標準化流程,是希望學生能輕易的準備好資料。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