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殲-20作戰能力 成飛建立中國首個機彈分離評估平台

▲中國自主研製的殲-20隱身戰機。(圖/翻攝大陸網站)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近日中航集團旗下的《中國航空報》透露,成飛集團建立中國第一個機彈分離評估平台,並投入實際型號應用。分析認為,這個平台將會應用於中國最新隱身戰機殲-20的製造生產中。據了解,機彈分離設計指標和實現水平的好壞,直接決定了戰鬥機的作戰能力高低,包含戰機允許在多大的速度和高度下發射武器,發射武器時允許做多大的機動動作等基本限制。

機彈分離是軍用飛機研製中一個非常困難的核心環節。署名為候知健的大陸軍事專家刊文指出,戰鬥機投放炸彈和導彈,與在高處往下鬆手丟石頭是完全不一樣的。戰機在高速飛行的時候,同樣會把自身的速度賦予它所攜帶的炸彈、導彈、副油箱等外掛物。

這些外掛物在脫離掛架後,高速的氣流迎面衝擊這些外掛物將形成非常大的空氣壓力;受到這種氣動作用,飛機丟下的炸彈很有可能不僅不會下墜,反而會往上方及側方飛行,砸中自己。這種情況特別是戰機在超聲速狀態時,丟下的炸彈和導彈在正常下墜一小段距離後,出現被機頭或機翼拉出的激波彈回而撞上飛機。

▼殲-20腹部彈艙照曝光,可容納4枚PL-15或PL-21超視距空空導彈。(圖/翻攝自大陸網站)

因此機彈分離設計與實現直接決定了戰機的作戰能力,這其中包含戰機允許在多大的速度和高度下發射武器,發射武器時允許做多大的機動動作,值得注意的是,還包含戰機將為此付出多大的代價。

以美國F-18為例,為保證外掛物拋放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不得不將掛架設計成帶有下偏和側偏的角度,讓彈藥在掛架上始終受到高速氣流形成的向下和側向的壓力,一旦脫離就會被氣動力強迫向下、向外遠離戰機。但這樣設計卻付出阻力增加和升力損失的代價,對於戰機的機動性、載荷航程能力都形成明顯的破壞。

▼美軍F-18戰鬥機。(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對於殲-20這樣的五代機來說,由於武器要內置化以滿足隱身和減阻的需要,因此其武器投放過程會特別的複雜。如今成飛的機彈分離評估平台建立和應用,代表中國和美、法等國在軍用飛機研製中又消除了一塊領域的差距,更為重要的是,這個平台不僅會體現在殲-20這樣的新設計型號上,未來同樣也會應用在現有戰機型號的改進工作中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軍武熱門新聞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