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治水光靠工程不對」 賴建信:但是是重要手段!

▲賴建信7日在ET NEWS「雲端最前線」談淹水問題。(圖/節目畫面,下同)

記者張暐珩/台北報導

一場大雨引發口水戰!前內政部長、治水專家李鴻源與政委張景森近日因為員山子分洪槓上,水利署長賴建信7日表示,治水光靠工程不對,但工程是治水的重要手段,當年員山子分洪工程有許多不同聲音,但最後結果來看是成功的。水環境建設最終要靠民眾防災意識加上基礎硬體建設,才能走完治水最後一哩路。

李鴻源日前一席「砸錢迷信工程,治水不會成功」的話引發張景森回罵,表示員山子分洪是成功建設,民進黨花的錢還比國民黨少;不過總統蔡英文也說,前瞻計畫要看災情做調整,錢必須花在刀口上。

賴建信7日在ET NEWS「雲端最前線」的節目中就強調,治水光靠工程不對,但工程是治水的重要手段。「李老師離開可能有一段時間,不可能地方政府提出水利建設計畫,就一定會編列預算,水利署一定會先去現場勘查。」他同時也否認李日前爆料,有某縣市水利局長因拿到前瞻預算不知所措而要離職的消息。

但是,面對過去幾年治水成效都不佳,如何達成8年後全台淹水面積縮減到92平方公里的目標?賴建信指出,前瞻2507億的水環境預算,是透過過去規劃成果、全國水論壇結論、未來可執行部分的面相,所統計出來的數字;另外,隨著時代的開發,台灣不透水面積增加、出流量加大,管理面上,哪個地方是開發區、哪個是住宅區,必須分得很清楚。

賴建信也提到,日本水門的功能很好,但如果面臨海嘯,抽水站會不會被海嘯淹沒、或地震震毀?所以日本仍舊積極投入基礎建設,水利工作是要瞻前顧後的工作,政府如今模擬2020、2039年的情境,對台灣的影響,才反應到今天的前瞻計畫來。

面對水環境建設的最後一哩路,賴建信坦言「很困難」,除了要處理城市發展的問題,防災意識很重要,災前的準備工作加上前瞻硬體建設,才可以讓淹水面積減少;同時秉持資料透明公開,各機關橫向聯繫統籌的原則,才能真正達到民益與民意間的平衡,落實不淹水、不缺水、喝好水、親近水的願景。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