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研製重型火箭 地月轉移軌道運載能力將達50噸

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公司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魯宇8日透露,大陸正在開展重型運載火箭關鍵技術攻關,其近地軌道運載能力將達140噸、地月轉移軌道運載能力將達50噸。(圖/新華社)

▲在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六院新一代火箭發動機試驗區,901號試車台在為大陸首台泵後擺火箭發動機進行測試。(圖/新華社)

本報訊

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公司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魯宇8日透露,大陸正在開展重型運載火箭關鍵技術攻關,其近地軌道運載能力將達140噸、地月轉移軌道運載能力將達50噸。

魯宇在此間舉行的2017年全球航太探索大會上指出,大陸現有長征系列運載火箭能力仍然需要繼續提升,正在研製的重型運載火箭暫時代稱長征九號。

來自大會的多方資訊表明,中國正在為載人登月做準備,而大推力重型火箭則是實現載人登月的必然要求。
中國載人航太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楊利偉此前表示,載人登月目前還沒有立項,但確實在做一些前期工作,「時間不會太長」。

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公司總工程師、探月三期工程副總設計師孫為鋼在披露嫦娥五號飛行方案時指出,如果再把運載能力和探測器擴大些,並增加生命保障系統,提高產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中國將具備載人登月的能力。

大陸還將發展可重複使用的空間運輸系統。魯宇指出,大陸正在開展重複使用運載火箭技術研究,包括傘降回收和垂直起降技術,目前已經完成部分實驗驗證,一些關鍵技術取得突破。

他還透露,大陸已經明確了升力體式重複使用運載器「三步走」的發展思路。「第一步是實現火箭動力部分重複使用,第二步是實現火箭動力完全重複使用,第三步是研製組合動力飛行器。」

大陸還在開展低成本中型運載火箭長征八號的研製工作,「以此及新一代運載火箭為基礎,可以構建新一代中高軌中型運載火箭,全面更新中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型譜,增強商業競爭力。」魯宇說。

大陸運載火箭起步於20世紀60年代,經過半個世紀的發展,研製了17種運載火箭,具備發射低、中、高不同軌道、不同有效載荷的能力。截至2017年5月,中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已飛行246次,發射成功率達96%,完成了載人、探月、北斗導航等一系列重大工程的發射任務。

被譽為「太空擺渡車」的遠征系列上面級最長在軌工作時間達48小時,發動機最多啟動次數達20次。遠征系列上面級是在火箭上增加的獨立的一級飛行器,在火箭將其運送到一定軌道後,能自主飛行多次點火啟動,將一個或多個航天器直接送入不同軌道空間。

據魯宇介紹,中國航太運輸系統的國際合作主要體現在搭載發射、商業衛星發射服務和在軌交付三個方面。截至目前,長征火箭共完成55次國際合作發射,為20個國家和地區發射了64顆有效載荷。

魯宇指出,大陸今後在提供商業發射服務時,中低軌主流衛星發射任務將主要採用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征八號來完成;微小衛星專屬發射可以採用長征十一號;高軌發射任務將由長征三號甲和長征五號來完成,其中長征五號將主要面向大型載荷、多星發射任務以及探月、探火等深空任務。

他還表示,大陸將提供「太空順風車」和「太空班車」服務。

「太空順風車」是通過定期公佈並及時更新潛在的搭載發射服務能力和時機,為發展大陸家和新興航太國家提供搭載發射平台;「太空班車」是採用「長征系列火箭+遠征系列上面級」的發射形式,對多個搭載載荷進行集群式發射,實現搭載載荷軌道部署。

此外,大陸還將租用國外發射場以提高發射的靈活性,在赤道地區建設國際聯合發射場,並與其它國家合作研製海上發射平台。(新聞來源:新華社港台部提供)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軍武熱門新聞

30天免維修、修正 美軍無人艦隊快成型

首艘054B導彈護衛艦入列戰南海

美軍賺多少錢?中士薪水比台灣少將還多

運-20B最大航程輕鬆破8000公里

陸SU-35南海巡航 意在壓制越南

新型直-20一次摧毀半個坦克連

特戰部隊特種地形跳傘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