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呼倫貝爾市陳巴爾虎旗,楊樹牧場農田防護林。是三北防護林二期工程建設項目之一。(圖/CFP)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6月17日是世界防治荒漠化和乾旱日。據《新華社》報導,今年大陸確定的主題是「防治荒漠化,建設綠色家園」。大陸國家林業局局長張建龍日前表示,中國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積已經連續三個監測期逐漸縮減,縮減速度不斷加快。
歷時20多年、5次全國監測數據為這一趨勢提供了有力支撐。據報導,2000年以前,中國沙化土地呈擴展態勢:第一個監測期(1994年之前)年均擴展2460平方公里,第二個監測期(1995年-1999年)年均擴展3436平方公里。
2000年以後,中國沙化土地呈縮減趨勢。報導指出,第三個監測期(2000年-2004年)年均縮減1283平方公里,第四個監測期(2005年-2009年)年均縮減1717平方公里,第五個監測期(2010年-2014年)年均縮減1980平方公里。
張建龍表示,「防沙治沙成效在感受上也有明顯體現」,以北京為例,自從2000年開始實施京津風沙源治理等重點生態工程後,沙塵暴天氣明顯變少;在沙區,以前「沙上屋頂」、「沙進人退」、「沙埋農田」的現像也幾乎沒有了。
張建龍說,「三北防護林建設至今仍是全球最大的生態工程,對中國乃至全球的生態貢獻不可忽視」,三北工程整體的技術措施和技術路線,完全經得起歷史的檢驗。
據報導,三北工程於1978年啟動,建設期限長達73年,當時三北地區木料、燃料、肥料、飼料俱缺,有計劃營造帶、片、網相結合的防護林體系,是改變這一地區自然生態環境和農牧業生產條件的唯一措施。
張建龍同時認為,三北工程從啟動之初就遵循適地適樹原則,但受限於當時思想認識、資金投入、科學技術、造林水平等的限制,部分地區確實出現過大面積營造純林、造林密度過大等問題,隨著工程建設持續推進,「我們逐步認識到工程建設中存在的不足」,中後期的三北工程建設在造林過程中,更加註重遵循自然規律,適地適樹、以水定林。
三北工程不僅生態效益顯著,經濟效益也很可觀。報導指出,中國到2015年,三北工程累計完成造林保存面積2918.5萬公頃;而三北地區糧食單產由工程初期的每畝118公斤提高到了現在的354公斤;經濟林面積達667萬公頃,約1500萬人依靠特色林果業實現了脫貧。
張建龍說道,「三北工程用最低的投資換來了最大的效益」,沒有三北地區生態狀況的根本好轉,就不可能實現全國生態良好,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的目標就很難實現。
報導指出,土地荒漠化、沙化是沙區經濟發展滯後、農牧民生活貧困的主要根源,過度開墾、放牧、濫挖採也加劇荒漠化程度,目前全國貧困縣中,290個在沙區,佔總數約35%。
張建龍認為,「『治沙』和『治窮』是一對孿生兄弟」,如果不從根本上遏制土地沙化,沙區的「窮根」就剷除不了;如果沙區老百姓的生產生活問題得不到改善,防沙治沙也長久不了。
張建龍說,沙區是我國貧困重點地區,是精準扶貧的主陣地;而在防沙治沙過程中,各地探索了一條生態精準扶貧的新路,努力實現生態美、百姓富的統一。
據報導,在這些新路中,包括3個方面:一為吸納貧困人口參與沙區生態建設與保護扶貧,即是工程建設帶動區域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改善農民生活水平發揮了積極作用。
第二項為啟動實施沙區灌木林平茬及加工項目扶貧。中國北方重點沙區有灌木林資源約3.3億畝,其中極待平茬復壯的1000萬畝,通過實施平茬項目並開展加工利用,可增加群眾收入,促進精準扶貧。
第三方面是適度發展特色產業扶貧。在有效治理和嚴格保護的基礎上,合理開發利用沙區資源,培育沙區特色產業,增加群眾收入。
張建龍表示,今後將突出4個優先:在防沙治沙與石漠化治理工程規劃佈局上,優先考慮將扶貧開發重點縣納入規劃範圍;在防沙治沙資金投入上,優先安排扶貧開發重點縣;在沙化、石漠化治理措施上,優先採取有經濟收益的治理模式。在荒漠化和石漠化防治技術推廣與技能培訓上,優先向扶貧開發重點縣傾斜。
▼中國大陸國家林業局局長張建龍(圖/CFP)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