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盧映慈/綜合報導
「侯硐有這麼多人愛貓!」世新大學的交換陸生程培源,因為好奇前往「貓村」,但「把貓商品化」的批評,讓他對此存疑,直到跟當地餵貓志工聊天後才感受到「這裡還是有一群人在愛貓」;他說,拍攝紀錄片是希望大家看到,無論現狀如何,起碼「今天、明天、後天」都還有人在盡心的照顧貓,「這就夠了。」
▲5名陸生拍攝專屬喵星人的「侯硐貓村記錄片」《貓‧喃》。(圖/世新大學提供,下同)
這部名為《貓‧喃》的10分鐘記錄片,記錄各地志工一早起來、搭最早班火車到侯硐餵貓的生活,看似簡單的動作,其實背後有著許多艱難;除了提供罐頭與飼料,還要顧及貓咪們健康的需求,在伴好的飼料中加上一些營養品、定期噴殺蟲藥,都是這些愛心志工們自己出錢出力。看到等不及的貓咪不耐煩的走來走去,不停的喵喵叫,志工們一邊喊著「等一下等一下」,一邊溺愛的摸摸貓咪們的頭。
程培源3月時偶然到侯硐觀光,因為感受到這些愛貓人士帶來的美好,決定拍下自己心中的感動、也讓侯硐的貓村文化能夠真的被看見;他找來同是廈門理工學院、分別到世新大學、大同大學及銘傳大學進行1年交換的4名同學王旭、王若澤、曾柏威、張翕霖,藉由大家策劃、編導、攝影、宣傳與行銷的專長,開始記錄片的製作艱辛。
「這些志工有的是下午上班,還有人是餵完再趕去上班」,光是剛出火車站的第一個餵貓點,就有10幾隻貓,餵完侯硐一圈要花上4小時,眾多小浪浪食量加起來也是很大的開銷;製作團隊問志工們,為什麼願意繼續做下去?不會很累嗎?一名志工回答,「這是讓生活增添很多樂趣的地方」,她覺得做自己想做的事,不要有壓力,不知不覺就可以持續很長久。
志工說,流浪貓其實很懂事、很親人,她沒有能力把牠們全部帶回家養,就抱著「讓牠們飽一天是一天」的想法,盡力讓自己做到可以做到的所有;有時候也會有「貓友」提供物資,像是飼料、飲水跟帶浪浪去看醫生用的外出籠,志工也跟附近居民打成一片,讓居民默許、協助這些餵養浪浪的行動,就這樣讓這些貓形成侯硐裡的一片獨特風景。
程培源說,台灣讓他感受到很大的熱情,這場記錄片的活動一發起,就收到許多募資的款項,讓他們能順利完成這部作品;他和負責策劃與宣傳紀錄片的王旭也在廈門成立「米亞影視工作室」,至今已營運兩年,在世新選修「發言人學」等談判理論與實務的課程,也讓他們在宣傳上得到很大助益,與負責現場編導、媒體窗口的張翕霖,一起找到新北市動保處與立委陳學聖的協助,讓作品能夠推廣到更多地方。
▲五位陽光大男孩曾柏威、王若澤、王旭、張翕霖、程培源(由圖左至右)。
台灣真的很棒,有很好的動物環境、有愛心的人」,張翕霖說,他拍片子是想留下一點台灣的足跡,程培源則笑說,他以前不知道自己是誰、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但透過這些影像,讓他重新找到生活的意義,「我想要幫助別人,每個人一段時間就會在心裡產生一段雜質,但透過不斷跟別人將心比心的溝通,收到的那份內心回饋就能洗清這些雜質,這是我來台灣的意義。」
▼影片取自YouTube,如遭刪除請見諒。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