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名昆曲興趣組的學生在蘇州大儒菉葭中心小學舉行的京劇進課堂啟動儀式上表演。 (圖/新華社)
本報訊
「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在江蘇省蘇州市,幾乎每所學校都有自己的「杜麗娘」與「柳夢梅」。這些學生「角兒」背後,是已經連續實施十年的「昆曲為在校學生公益演出普及工程」。近日,該工程迎來啟動十周年,累計普惠30余萬中小學生,傳統古戲雅韻在年輕人中漸趨流行。
每天早晨,24歲的蘇州昆劇院演員楊寒和她的同事們都會來到蘇州昆劇院的練功房練功。初二時,楊寒被蘇州藝術學校招錄,畢業後順利成為了一名昆曲演員。每週一到週五,她都會到位於蘇州市觀前街的「昆曲沁蘭廳」為孩子們表演幾次。最近常常唱的是《思凡》。
8歲的程柯睿從台下愛看戲的小觀眾,如今成了臺上表演的「小角兒」。25日,在蘇州市「昆曲為在校學生公益演出普及工程」十周年成果展示的舞臺上,他第一個出場,表演《蜈蚣嶺》選段。「這個選段我練了半年多,這是第一次正式上臺演武松,還挺緊張的。」程柯睿靦腆的說。
在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江蘇省蘇州昆劇院名譽院長王芳看來,楊寒這批青年演員所擁有的環境是多年前她曾夢寐以求的。「我年輕的時候,劇團一年演不到10場戲,辦公樓改成了招待所,演員兼職做服務員,不少年輕演員為掙錢去歌廳當歌手,我也到婚紗影樓當了兼職的化妝師,偶爾有零星的小劇場演出才去。」王芳說。
擁有600多年歷史的昆曲雖被譽為「百戲之祖」,且入選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佈的首批「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名錄,但也面臨如何「活下去,傳得開」的問題。全國專攻昆曲小生的青年人,一度不到20人。一場演出,常常是臺上的演員比台下觀眾還多,演員和觀眾都是白髮蒼蒼。
活態傳承中,「人」是最重要的,無論是傳承人還是觀眾。2007年蘇州啟動了「昆曲為在校學生公益演出普及工程」。蘇州市的每一位中小學生,一年內都可以觀看一次以上昆曲演出。10年來,該工程每年面向中小學生提供100多場公益演出,共演出1000餘場次,累計30余萬人次中小學生觀賞昆曲演出、聆聽相關知識介紹。
「這項工程不僅培養了觀眾,也成就了演員。對於年輕演員來說,演出是最好的練習,舞臺經驗就是要靠一場場表演攢出來的,傳統藝術的精髓也是這樣一場場傳下來的。」王芳說。
如今,每週一至週五下午,在「沁蘭廳」中,演員們針對不同學生的年齡段,挑選不同的昆劇優秀摺子片段進行約一個小時的演出展示。典雅的「沁蘭廳」內外,玉笛聲聲,水磨悠揚。(新聞來源:新華社港台部提供)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