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鏡週刊
日本的「家墓」文化逐漸消逝,在美如公園的草皮下,與陌生人共眠,成為東京人的死後新選擇。
她的頭銜是「墓地設計師」
從JR新宿車站出發,約一小時的車程,來到東京近郊的多摩丘陵。走進樹林十分鐘後,前方視野豁然開朗,草皮覆蓋的大地、小道蜿蜒其中,入口處有個鏡面水池,中央設計了一個鋪滿鮮花的石台,看起來像是公園的地方,其實是座墓園。
在這裡,看不到任何一塊墓碑。35平方公分,是草皮下每個骨灰罈的放置空間,工工整整,共劃分出3000位置。但草皮上,幾乎不著痕跡,唯一線索,是立在小道兩旁不起眼的姓名金屬牌,標註往生者是在草皮的哪個區塊長眠。
來此憑弔的人,都是統一在獻花台前,摘下一朵鮮花放上水盤,然後雙手合掌、向整座墓園致意。
設計這座墓園的關野蘭(関野らん),是日本唯一掛上「墓地設計師」頭銜的一級建築師。大學唸土木設計,至今已經完成6座墓地,手上還有20多個案子正在進行中。
「終活」多樣化 新型態墓地熱賣
她的最新力作「風之丘樹木墓葬地」,今年春天開始試營運,每人價格54萬日圓起跳(約15萬台幣),已賣出100個位置。負責營運的曹洞宗・白華山慈眼寺住持田邊慎吾表示:「熱賣速度是過去墓地無法相比的,感受到人們對於『埋葬』的多樣化需求。」墓園預計今年底全面開放,據說已經很多人在詢問。
值得注意的是,跟慈眼寺簽下「生前契約」的人,幾乎都是買給自己死後用的,呼應日本這幾年流行的「終活」(人生走向終點的活動)。
不過,這裡的埋葬模式有些特殊,骨灰罈個別埋在草皮下,限定13年或33年,時間一到,就會被移到合葬草坪區安置。考量沒有子孫掃墓、選擇「有限期祭奠」的民眾越來越多,日本墓園的普遍做法是,期限一到就把骨灰罈移到靈骨塔,但像「風之丘」以內部合葬處理,相當罕見,卻是關野蘭跟慈眼寺,經過不斷討論後的決定。
「家墓」觀念轉弱 寧選科技納骨塔
至少明治維新之後,日本埋葬都是以「家墓」為主流。為了在固定的地方設立自家墓碑,一般家庭會選擇成為某間寺院的「檀家」,也就是捐錢支持寺院營運的信眾,方便死後入寺院管理的墓地。
日本二戰後進入高度成長期,地方人口不斷湧向都市,當年為日本奠定經濟基礎的世代,現在正邁入人生最後階段,已經在都市落地生根的他們,很難再回鄉「落葉歸根」,但要在地狹人稠的都市,搶得一塊葬身之地並不容易。
以東京都為例,一年需要3萬個墳墓,但受限於法規和民眾反對新建墓園,只能不斷擴張既有墓地,仍供不應求。例如2016年東京都立墓園抽籤,平均每6.1人僅抽中一位。
東京樹葬夯 30搶1
尤其現代家庭形式多樣,沒小孩的夫妻、離婚的人、同志伴侶等,對於「身後事」的需求都不同。有人不想死後麻煩子孫掃墓、有些夫妻不願合葬,隨著「家墓」概念越來越薄弱,東京都心甚至出現越來越多,隱身大樓當中、靠輸速帶調度管理骨灰罈的科技納骨塔,以解決墓地不夠的問題。
至於近來流行以樹木取代墓碑的「樹葬」,1999年首度在日本出現。2012年東京都立的樹葬墓園「小平靈園」落成,第一年的抽籤倍率超過30倍,搶手可見一斑。
對照關野設計的「風之丘」,雖以「樹葬」為名,卻不是以樹木做標記的「狹義樹葬」,而是連名字都不標明的嶄新概念,祭拜方式也不再拘泥傳統。
「我設計墓地超過十年以上,深感墓地也需要符合現代社會的生活型態。傳統上埋葬講究地緣關係、血緣關係,但當家族的概念改變、佛教觀念不再適用於所有人,重點是怎樣的作法才合情合理。」
「雖說很難用言語去解釋,現在的墓地除了講究每個人的『個性』,同時也希望能延續人與人的『連結』。雖然不想麻煩子孫,仍希望作為社會的一部分死去。」
寺院經營墓園 面臨時代考驗
墓地的存續還仰賴「經營」。日本一般墓地的商業模式,跟獨棟住宅一樣採取「賣斷」。過去,家家戶戶會以「檀家」的名義向寺院登記,捐獻香油錢跟管理費,由寺院負責維護墓地。不過,慈眼寺的田邊住持如表示:「如果檀家數量不到一定程度,這樣的經營模式就不成立,尤其現在願意成為檀家的人少,經營很困難。」
「風之丘」提案的「有期限祭奠」,意味著期限一到,就得找替代收入來源,其實增加了寺院經營的複雜程度,尤其「期限到了就得轉移到共同祭祀墓」的方式,更挑戰一般觀念。
但田邊住持認為關野的設計:「完全沒有違和感。」雖然挑戰傳統,卻能符合現代人的需求,畢竟生意要做得成,墓地才有辦法生存下去。
關野則認為「正確答案不只一個」。重點是,墓地設計,必須要經得起時間考驗。「即使沒有血緣連結,能長時間傳承下去的東西才有價值。」
資料來源:日經business on line
更多鏡週刊報導
【老侯日本會社】需求是創造出來的-從免治馬桶看日本企業的本事
京都伴手禮老店賣冰棒 每月多賺百萬台幣
前往日本請注意:搭機新增2項規定 違者罰50萬日圓
滿是「便便」的人氣漢字教材 讓學童笑著學習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