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身大國」將成為日本新「標籤」。(圖/新華社)
國際新聞/新華社報導
在日本,約四分之一的日本男性和約七分之一的女性50歲之前從未結過婚。日本政府想方設法解決這一難題,但實際效果不甚理想。有專家認為,日本人口減少將不可避免,「超單身社會」和「單身大國」正在成為日本的新「標籤」。
日本國立社會保障與人口問題研究所,4月公布關於「終生未婚率」的調查數據,顯示2015年50歲之前從未結過婚的日本男性比例約為23.4%,女性比例約為14.1%,與2010年相比均增加了3個百分點,創下歷史新高。
對此,日本著名廣告與調查公司博報堂最近給予解讀。博報堂調查顯示,日本男性的「終生未婚率」到2035年將接近30%,女性將接近20%;到2035年日本15歲以上人口中約有4805萬是單身者,有配偶者約為5279萬,即約有一半日本人會過單身生活。
日本人未婚率如此之高主要是經濟原因造成的。隨著上世紀90年代初日本經濟泡沫破滅,日本人的平均收入開始掉頭下行,男女的「終生未婚率」都開始急速升高。2014年,日本僅有64萬對結婚登記,為戰後最低紀錄。
博報堂負責調查單身問題的項目負責人荒川和久認為,經濟環境惡化、收入下滑是導致很多人不想和不能結婚的重要原因,尤其是男性的收入下降導致很多男人無力結婚。
他說,300萬日元(約台幣80萬元)的年收入被認為是結婚的一道門檻。沒有較高收入的男性沒有自信結婚養家,而女性也不愛選擇那些低收入男性。同時,男性為了維持自己的高收入,不願結婚;而單身女性多認為結婚的好處是「獲得經濟上的寬裕」。對此,荒川和久總結說:「女性為了金錢選擇結婚,而男人因為金錢選擇不婚。」
另一方面,由於女性就業機會增加提高了女性經濟自立能力,女性收入越高,越選擇不婚。日本女性「終生未婚率」最高的年齡段恰是年收入1000萬日元(約台幣270萬元)以上者。
日本社會普遍對「超單身社會」和少子高齡化後果感到擔憂,各地政府想盡辦法撮合單身者結婚。除了民間的各種婚姻中介機構,2015年日本政府首次將「結婚支援」作為一項重點措施列入少子化社會對策大綱,將以往的少子化對策重點從育兒援助往前提到「結婚支援」,力爭在各領域建起有助於結婚和育兒的制度。
日本地方政府成立結婚支援中心、年輕人交流信息網站等,和民間機構一起為單身者牽線搭橋,但實際效果有限。荒川和久認為,日本人口減少將不可避免,50年後日本人口也許將從現在的超過1億下降到8000萬,但如果能建設一個8000萬人的幸福國度也並非壞事。
日本中部大學教授武田邦彥也認為,隨著人工智能等技術發展,只要能提高勞動生產率,人口減少對社會經濟的影響也許沒有那麽可怕。
(新聞來源:新華社港台部提供)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