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漁業署:與國際社會分享「南沙生物資料庫」

 

記者陶本和/台北報導

自去年7月南海仲裁案之後,總統蔡英文提出4原則、5做法。在經過一年的努力,已經有初步成果,漁業署署長陳添壽表示,去年提出「南沙群島海域水產動植物資源調查及生態系統服務評估計劃」,希望建立「南沙群島水產生物資訊暨資料庫」,藉著保育及維護海洋資源,與國際社會分享。

南海仲裁判決結果於去年7月12日出爐,仲裁庭認為,南沙群島的所有高潮時高於水面的島礁,無法產生專屬經濟區或大陸架的「岩礁」,其中就包括「太平島」。當時蔡英文召開上任首次國安高層會議,對此提出4項原則,並要求各部會採取5項作法,包括:捍衛漁權、多邊協商、科學合作、人道救援、鼓勵海洋法研究人才。

在歷經一年的努力之後,已經有初步成果出爐,漁業署署長陳添壽表示,去年(105年)遵照總統對南海仲裁所提出4原則、5作法,規劃提出「南沙群島海域水產動植物資源調查及生態系統服務評估計劃」,並邀請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鄭明修博士的團隊,其中有來自東海大學、國立東華大學、國立中興大學、國立台灣大學等26位成員,投入太平島周邊水域實際調查研究。

▼總統府南海科技成就研討會,漁業署署長陳添壽(左)與鄭明修博士(右)。(圖/記者李毓康攝)

▲▼總統府南海科技成就研討會。漁業署署長陳添壽,鄭明修博士(圖/記者李毓康攝)

至於針對太平島周邊水域進行調查研究,陳添壽表示,海洋保護及棲地保護,是「國際海洋法」強調且規範的核心價值;我們則希望建立「南沙群島水產生物資訊暨資料庫」,藉著保育及維護海洋資源,與國際社會分享。

鄭明修表示,本次調查發現許多稀有物種,這顯示太平洋不僅是我國生態最豐富的天然島嶼,也是南海珊瑚礁水產資源的「種源庫」。

其研究團隊也指出,在本次的調查中,太平島海域活珊瑚的覆蓋率達60%至80%,就國際珊瑚礁生態優劣標準上,屬於「優」或「特優」等級。

鄭明修表示,種類多樣的珊瑚彼此互相層疊穿插,造就高複雜度的珊瑚礁棲地,吸引許多幼魚棲息,也觀察到不少食物鏈上層的肉食性魚類,更於600分鐘的調查時間內,共記錄到3083隻個體,涵蓋19科125種。

▲▼總統府南海科技成就研討會,太平島水下照片(圖/中央研究院鄭明修博士提供)

▲▼總統府南海科技成就研討會,太平島水下照片。(圖/中央研究院鄭明修博士提供)

▲▼總統府南海科技成就研討會,太平島水下照片(圖/中央研究院鄭明修博士提供)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