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節即將到來,家家戶戶準備供品來祭拜!(圖/記者季相儒攝)
生活中心/整理報導
一年一度的中元節即將到來,中元節普渡拜拜可是不能輕忽的重頭戲,從公司、社區再到自己家裡,每年都要讓公司福委、大樓主委、各家長輩好煩惱,現金回饋平台ShopBack幫你一次整理中元節普渡懶人包,從拜拜流程、供品準備到祭祀禁忌,一次幫你傳透透,趕快印下來照做準沒錯啦!
台灣中元節融合了道教信仰與佛教的盂蘭盆節,分為公普渡與私普渡兩種,從公開的廟宇到社區,到私宅內的祭祀都算在內,時間從農曆七月初一到八月初一(子時關鬼門),以為期一個月的祭祀活動,讓陰間的好兄弟們會到陽間來享受人們的祭祀,隱含著慈悲為懷,普濟蒼生的善意。以下整理出中元普渡流程與準備SOP,請大家妥善服用!
▲中元普渡有許多習俗和流程。(圖/記者李毓康攝,下同)
祭祀順序:
神明、祖先、地基主、好兄弟(需在開放空間拜)
公開祭祀流程:
供桌應在前門或中庭向天處,為表示神祇尊卑不同,拜三界公如同拜天公,要設置頂桌和下桌,頂桌要以壽金墊高,放在頂桌的供品要獻給三界公,比較豐盛,但都要是素齋;下桌則給隨從神明,準備五牲、水果即可。
祭祀時間:
祭拜神明時間多採陽時,因此從凌晨子時便有人開始祭拜,或在上午時祭拜。
神明基礎供品:
三界公紙、香爐、燭台一對、鮮花、3只茶杯、麵線、6齋(如金針、木耳、紅棗、香菇等有金木水火土具備之意)或12道菜碗、水果,牲果需完整,不可斷首去尾。
祖先供品:
三牲四果,牲果需完整,不可斷首去尾。
好兄弟供品:
新的臉盆 ; 毛巾 ; 牙膏 ;牙刷 ; 梳子 ; 肥皂等全套盥洗用品,牲果需完整,不可斷首去尾,每樣均須插香,不可在家裡祭拜。
紙錢:
天金、盆金、太極金、壽金、刈金,祭拜後要由大到小燒。好兄弟則燒更衣小銀。
▲中元普渡要準備的祭祀用品種類十分繁多,各有學問。
中元節另一個重頭戲,就是各家要祭拜地基主,這習俗來自早期台灣平埔族的祭祀文化,融合了漢文化與其他宗教概念,一路流傳至今。地基主傳說為各家守護神,作用在於保衛住家平安,除了入住、過年、端午和中秋必定祭祀之外,其他依據每個人的習慣,時間會有差異。
祭祀時間:重要年節,以及初一、十五,一般時間都在傍晚,約下午5時。
擺設:供桌通常在廚房或後門門口,用小桌子擺放供品。
供品:簡單飯菜、水果、茶或酒,只能用熟食。
紙錢:刈金、小銀,大張燒完再換小張的。
祭祀程序:放好供品與碗筷,燒香請地基主享用,希望他保佑大家平安,過約20分鐘後再燒紙錢。
注意態度:
祭祀時需保持莊重態度,不可嬉戲打鬧。
注意水果供品:
祭祀神明盡量以圓型、無子的水果為主,由於番茄或芭樂等水果籽較難消化,被視為不潔的水果;祭祀好兄弟時,不可用「鳳梨」、「香蕉」、「李子」和「梨子」等,因為有「旺來」、「招你來」等諧音。同時拜祖先和好兄弟需用「熟食」。
注意供品完整:
牲品水果必須清潔,不可截頭去尾、不可偷吃,需保持完整;鮮花需要全開,水果數目選「奇數」。
注意供桌安排:
拜神明時,須設置頂桌和下桌,上層皆為素果,下桌擺放葷食,位置不可混淆。
注意祭祀時間:
初一、十五和月底都要祭祀好兄弟,通常會是在午後時分,且必須準備整套盥洗用品、酒杯和食物。
注意紙錢:
不同祭祀對象必須使用不同的紙錢,神明需用金紙(天金或太極金),祖先和地基主使用刈金和銀紙;好兄弟則使用小銀,不要搞錯了。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