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國家公園地方性法規施行 納入規範化、法制化軌道

記者從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獲悉,《三江源國家公園條例(試行)》1日開始施行。(圖/新華社)

▲這是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境內玉珠峰腳下的一處濕地。(圖/新華社)

本報訊

記者從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獲悉,《三江源國家公園條例(試行)》1日開始施行。

位於青海省南部的三江源地區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去年6月,我國首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在這一區域啟動實施,園區總面積12.31萬平方公里。

據瞭解,該條例於今年6月2日經青海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旨在將未來園區各項工作納入更規範化、法制化的軌道,使相關保護、管理措施有法可依。

條例規定,禁止在三江源國家公園內採礦、砍伐、狩獵、捕撈、開墾、採集泥炭;禁止擅自採集國家和省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引進和投放外來物種,撿拾野生動物屍骨、鳥卵等。該條例還對未經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機構批准,擅自進入園區開展科研、設置張貼廣告、使用無人飛行器等行為制定了相應處罰措施。

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局長李曉南說,針對三江源國家公園內的各項生態違法行為,園區資源環境綜合執法機構將進行責令停止、限期改正、沒收違法所得等處罰,並視情節輕重處以1000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款。

除規定社會各界在國家公園內的權利義務外,條例還對園區民生改善、社會有序參與等方面進行了明確。民生改善方面,條例明確將通過科學合理設置生態管護公益崗位,使牧民由草原利用者逐步轉變為生態保護者。與此同時,在草原承包經營權不變的基礎上,允許牧民將土地流轉、集中,發展鄉村旅遊服務業、民族傳統手工業等綠色產業。

社會有序參與方面,條例鼓勵和支援社會組織、企業事業單位和個人通過社區共建、協定保護等方式參與三江源國家公園的保護、建設和管理,歡迎社會各界志願者特別是青少年志願者參與國家公園志願服務工作。此外,條例還鼓勵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社會團體在園區開展科學研究、共同組建專家庫,為國家公園提供科技支撐和技術服務。(新聞來源:新華社港台部提供)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大陸熱門新聞

套圈圈最大獎瑪莎拉蒂 陸男8000圈套中

小行星2032撞地球 中開始部署防禦系統

男開車撞傷年輕妹子 一年後兩人結婚了

做20個伏地挺身!男子竟「肺炸掉了」

Deepseek受害者出現 陸公司客服砍95%

寄生蟲鑽心臟!男童3年前生吃「1物」所致

首波「Deepseek難民」驚見準律師! 95%客服被裁

陸93歲阿公性侵未成年 判15年免收監

孕婦誕下龍鳳胎 縫合一半她突大喊「等一下」醫看傻

高速公路上「竹筍炒肉絲」 媽媽:忍不到休息站了

不結婚就開除!陸化工廠逼員工談戀愛

日本國籍欄將准填「台灣」 陸超生氣:不要搞小動作

罵遊客「小人」 大陸導遊零下13度強迫購物「不買下車」

《哪吒2》擠進全球前10!製片公司股價漲300%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