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兆文/陸媒瞎掰恐嚇台灣 不過笑話一則!

2017年08月9日 11:00

▲陸媒《環球時報》說美艦要是停泊台灣就是支持台獨,必要時不惜擊沉美艦!你信?(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陸媒一向揣摩上意,迎合黨意,常把解放軍吹捧到宇宙無敵,把美國、日本、台灣軍力,說得不堪一擊,經常撰寫軍事外行的文章瞎掰瞎扯,令先進國家將領與軍事專家,啼笑皆非,僅舉二例說明分析如下:

一、大陸《環球時報》官媒說:「美艦泊台 不惜擊沉攤牌!」
美國眾議院日前通過《國防授權法》,包含美台軍艦可互停對方港口。大陸《環球時報》網站7月16日刊文嚴批,指這是幾十年來最危險、最嚴重的支持台獨動作,大陸應清晰畫出底線,一旦發生船艦停泊,即以軍事手段反制,如果遭遇台美還擊,就實施再打擊,甚至不排除將美艦擊沉

《環時》具體主張,大陸應將美艦泊台視為對中國領土和主權完整的侵犯,北京可採取的回應措施包括:對台接納美艦的軍港設施實施軍事打擊,如果台方還擊,將對還擊的台軍實施再打擊,「如果美艦參與還擊,中方就將美艦擊沉」。

▲《環球時報》以誇張口吻描述中國無法接受美艦停靠台灣,將不惜攤牌向台美宣戰。(圖/翻攝自環球時報)

本人認為中共絕對不敢、不能、不會攻擊我們軍港與美艦,理由如下:
中共是美國最大假想敵國,美國與日本、台灣高科技監偵系統,對共軍保持24小時監偵,有任何軍事行動必然難逃監偵。美艦攻擊防衛戰力強大,泊我軍港,屬於泊靠有被敵突擊可能地區,除去美艦本身高度警戒之外,美國空軍備有增援計畫,可迅速增援,想要擊沉美艦困難度甚高。

在《環時》眼中,好像國軍、美軍都是呆呆等在那裡,準備挨打,隨便共軍打、完全無還手之力,殊不知無論是國軍或美軍,對可能來襲之巡弋飛彈與彈道飛彈,均有充分攔截能力,若出動戰機來襲,肯定在空中爆成火球。

況且,攻擊美艦等同對美宣戰,美國在日本各基地具備超強的軍事報復能力,保證讓中共迅速受到軍事重創。此外,《環時》還在文中強調:「如果遭遇台美還擊,就實施再打擊,甚至不排除將美艦擊沉」,這種說法完全忽略台美聯合反擊戰力,也忘記因美日安保條約,日本參戰之可能

再者,共軍除去艦隊必將受到重創之外,美國為藉此削弱共軍戰力,中共內陸軍事基地也會受到大量巡弋飛彈、遠攻飛彈、炸彈攻擊。而美國軍艦若遭擊沉,美國必將不再履行一個中國政策,而正式承認台灣為主權獨立國家,中共統一迷夢就此破碎。

中共攻擊美艦僥倖得逞唯一方式,就是彈道飛彈核武攻擊,美艦遭受核武攻擊,美軍立即核武報復,美國核武力量,可將大陸整體的政、經、軍摧毀兩百次,這點大陸領導階層十分明白,不明白的是《環時》

二、中國網路新浪軍事網:600顆導彈加5萬共軍,就可迅速拿下台灣?!
中國網路新浪軍事網提到,台海戰爭若爆發,先以600顆導彈打癱國軍,解放軍只要5萬兵力順利登陸台灣,這場戰爭基本上就結束了。

這種說法,荒誕不經,離譜透頂,是毫無軍事素養軍癡的夢囈,僅簡單分析如下:
我們與美國的三度空間監偵系統,365天全年無休的對大陸監視,共軍犯台必須集結大軍,三軍與火箭軍統統必須向浙江、福建集結,我們樂山雷達與空中預警機,連20噸的小船都能看見,敵軍海空所有動態都能充分掌握

若敵軍犯台意圖明確,我三軍主戰兵力立即離開駐地,到達掩蔽隱蔽的戰術位置保存戰力,待命接敵作戰,同時動員200萬後備部隊到達指定作戰位置,準備進行聯合作戰。

敵發射600顆導彈,發射爬升階段我們就能偵獲,導彈下擊我以愛國者三型、二型以及天弓三型飛彈攔截,至少可攔截半數以上,剩下約300顆打到地面就是300個洞,打到建築物就是建築物毀損,我們有3萬6000平方公里的面積,300個洞有啥影響?建築物滿台灣,毀損幾棟,再建不難。

▲即使中國發射導彈,我國也能以愛國者系列飛彈攔截。圖為可發射四枚愛國者二型飛彈的發射車。(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在敵第一擊後,我立即以雄二E巡弋飛彈、萬劍飛彈、雲峰飛彈,向敵之C4-ISR與作戰關鍵目標進行反擊。爭取到局部空優後,戰機亦向大陸內陸攻擊!

敵若進犯,兩棲登陸與空降部隊至少要30萬,我們有足夠的戰力殲滅30萬來犯之敵,區區5萬共軍對國軍戰力而言,真是不夠打也不夠吃,只要用少部分反艦飛彈就幹掉共軍搭乘的運輸艦,輕輕鬆鬆送進海底,根本沾不到台灣的邊!

您若感覺緊張,就是不如陸媒瞎掰亂扯的外行記者,國軍現役加後備部隊,有221萬5000人,對付5萬共軍,可迅速將之殲滅,請放心吧!

好文推薦

宋兆文/台灣飛彈戰力 世上最鋒利的鋼刺蝟

宋兆文/中共情報員滲透台灣?幻想而已

宋兆文/東北亞開戰?5階段攻下北韓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

●宋兆文,前海軍陸戰隊上校、現為國防部資深諮詢委員,國軍將領與兩岸三地媒體稱「宋老師」,著有《決戰釣魚台》、《遙遠的國土》、《釣魚台戰役》。以上為個人言論,不代表本公司立場。88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