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蔡英文。(圖/記者季相儒攝)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四川九寨溝8日晚間發生強震,總統蔡英文表示,「樂意提供各項必要協助」。但大陸國台辦似乎毫不領情,旗下單位《中國台灣網》9日以長達4620個字的評論,怒嗆蔡英文「還敢跟大陸講善意」,並列舉出13項蔡政府口是心非的行為。
評論指出,儘管蔡英文曾多次表示向大陸喊話,她與她的行政團隊會致力於維持兩岸現狀,但是她卻言行不一;言論上,蔡英文誓死頂住來自學者、台商、媒體、兩岸同胞、僑胞以及國際社會等各方壓力,絕口不提「九二共識」、一中原則;行動上,蔡當局則是緊鑼密鼓的進行著「去中國化」。
評論接著便盤點了蔡政府,為了去中國化,做出的十三件事,分別為去蔣化、去孫化、去孔化(去蔣介石化、去孫文化、去孔子化)、新台幣設計運動、取消遙祭黃帝陵、降級鄭成功祭典規格、停辦抗戰80周年紀念展、廢除課綱微調、推動新歷史課綱、國史館取消對陸港澳學者的閱覽許可權、裁撤蒙藏委員會、拆除故宮博物院獸首、推動官方語言多元化等。
評論最後強調,「善意」也好,「新模式」也罷,不管造出多少個新詞,民進黨當局終歸要面對的只有「九二共識」,只有一個中國;正如中國家主席習近平日前在建軍節上所述,「絕不允許任何人、任何組織、任何政黨、在任何時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塊中國領土從中國分裂出去,誰都不要指望我們會吞下損害我國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苦果。」
《中國台灣網》的全文如下:
(中國台灣網8月9日訊)蔡英文8日出席台灣遠景基金會舉辦的「 2017亞太安全對話」,致詞時再度向大陸喊話,她的行政團隊會致力於「維持現狀」,「但需要來自雙方的善意及合作,希望雙方能一起找出兩岸互動的新模式。」
「善意」、「兩岸互動新模式」,這些詞對兩岸民眾來說大概都不陌生,對於蔡英文及民進黨當局而言更可謂是老生常談。
嘴裡的「善意」無處不在
遙記2016年3月,還是台灣地區候任領導人的蔡英文受訪時指,「我倒覺得這一段時間,應該是互相展示善意的時間,同時也希望透過相互表達善意,可以累積信賴」。台灣《中國時報》對此頭版頭條報導。
到2016年9月,蔡英文上任後首訪金門,視察「小三通」建設時表示,深切期許兩岸雙方能從「小三通」的歷史經驗,前瞻兩岸關係的未來,堅持兩岸的和平往來和善意互動。
再到2016年10月10日,蔡英文上任台灣地區領導人後首場「雙十慶典」,在兩岸關係方面,她再次強調「承諾不變、善意不變 」。
2016年底,蔡英文與台灣媒體記者茶敘,發表年終談話再次表示,「我們的承諾不變、善意不變 」。同時提到所謂的「新模式」稱,兩岸應以新的思維和做法,共同擘劃互動新模式,來回應兩岸人民及區域內所有成員對和平發展的共同期待。
今(2017年)年初,蔡英文在出席台灣海基會組織的「 2017大陸台商春節聯誼活動」時,再次聲稱要構建「 兩岸互動新模式 」。
至今年520就職週年前夕,蔡英文接受台媒專訪時拋出「新情勢、新問卷、新模式 」的兩岸關係互動的「 三新 」主張。
與蔡英文保持「高度一致」,台當局陸委會也時刻將「善意」掛嘴邊,不是為蔡當局搖旗吶喊,聲稱台當局「已展現最大善意」,就是為蔡當局「抱怨叫屈」,控訴「大陸應正面理解台灣方面的'善意'言行」。
是的,轉折來了!
但是,說完了還得做呀!或許是為了證明蔡英文及民進黨當局所謂的「善意」真真是「所謂的」,於是蔡當局有了下面這些操作:
兩岸的切割樂此不疲
言論上,蔡英文誓死頂住來自學者、台商、媒體、兩岸同胞、僑胞以及國際社會等各方壓力,絕口不提「九二共識」、不提一中。
行動上,蔡當局則是緊鑼密鼓的進行著「去中國化」。我們先來回顧下蔡當局上台這一年多的時間裡,是怎樣致力於切斷台灣與祖國的聯繫的。
「去蔣化」
蔡英文上台後,不只發生多起島內多地蔣介石銅像遭破壞甚至被拆除事件。今(2017)年2月24日,台當局「文化部」更要求,台北「中正紀念堂」內開始停播《蔣公紀念歌》,甚至連蔣介石紀念商品也通通下架。前國民黨「立委」雷倩認為,這是「去中國化」的最後一里路,民進黨正在重新改寫台灣歷史,未來台灣人記憶裡不會有中國大陸這一段,1949年到1995年的歷史將會遭移除。
「去孫化」
不僅民進黨「立委」提案廢除懸掛孫中山遺像;蔡英文上任後雖然到台北忠烈祠向孫中山及忠烈殉職人員致祭,但與過去馬英九上任時相比,儀式卻相當簡單,沒有上香、沒有發表祭文,甚至取消了「遙祭中山陵」的儀式;台當局把「光復節」和「孫中山誕辰紀念日」等具有兩岸歷史聯結的節日變成「只放假不紀念」的日子。
「新台幣設計運動」
民進黨「立委」高志鵬提案「修法」,推行「新台幣設計運動」,改版現行紙幣100元(新台幣,下同)與200元鈔票,將孫中山、蔣中正等肖像拿掉,欲以此進一步達到「去孫」、「去蔣」的目的。
「去孔化」
台北故宮博物院以部分民眾質疑「孔子與台灣的關聯」為由,將原定的「萬世師表——書畫中的孔子」展覽延期,台北故宮博物院「院長」林正儀更表示,「不排除拿掉'萬世師表'這四個字」。台灣師範大學中文系專任教授簡明勇痛批,此為數典忘祖,「如果真的連尊師重教的中華傳統文化都可以不要,那乾脆宣布把台灣的教師節也廢除好了,他們敢嗎? !」
取消「遙祭黃帝陵」
往年配合清明節前夕舉辦的「中樞遙祭黃帝陵」典禮,今(2017)年台當局「內政部」以與春祭時間相近,人員亦重疊為由合併舉行,不單獨「遙祭黃帝陵」 。香港《大公報》發表評論指出,民進黨陳水扁2000年首度執政後主張「一邊一國」、大搞「去中國化」,但仍保留祭黃帝陵的慣例,如今蔡英文乾脆廢除了相關活動,看來,民進黨當局不僅不承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似乎連自己是中華民族也不承認了。
降級鄭成功祭典規格
鄭成功祭典每年4月29日在台南市延平郡王祠舉行,往年都由台當局派「內政部長」主祭。而今(2017)年卻改由台南市長賴清德主持祭典。這一決定打破長達54年的「中樞主祭」慣例,地方文化界人士認為祭典位階降級。台灣歷史學者戚嘉林博士表示,綠營意在切斷兩岸的歷史認同、共同記憶,通過把原本正面形象的鄭成功「妖魔化」,先從細膩的部分開始,像切香腸一樣步步進逼。
停辦抗戰80週年紀念展
今(2017)年7月7日是全面抗戰起點的盧溝橋事變80週年,可謂是重要紀念日。以往台當局「國防部」遇到「七七事變」逢五逢十週年,必在台軍軍史館舉辦「七七抗戰」週年展,而今年則停辦。
廢除台灣地區「課綱微調」
馬英九當政時曾推行「課綱微調」,其中包括在慰安婦一節中添加「被迫」二字等,蔡英文上任後即大動作喊停「 2014課綱」。台當局於2016年5月31日正式廢除2014年通過的社會、語文科「微調課綱」。
推動新歷史課綱
「台灣教育研究院」今(2017)年7月3日公佈12年義務教育社會領域課綱草案,其中高中歷史課綱中,中國史由1.5冊的內容減為1冊,草案不僅改變「以漢人為主的史觀」,並且擺脫傳統朝代史鋪陳方式,改以東亞脈絡敘述。
「國史館爭議」
台灣「國史館」在2016年8月1日起公佈的新「國史館館藏檔案史料開放應用要點」,取消對陸、港、澳學者的閱覽權限,甚至連台灣學者閱覽也受阻,令兩岸歷史學界不滿。
裁撤「蒙藏委員會」
蔡英文當局啟動「政府組織再造工程」,涉及「蒙藏委員會」的裁撤。全國台灣研究會研究部主任嚴峻表示,陳水扁當政時,民進黨當局就有意裁撤「蒙藏委員會」,將此作為其「去中國化」的一個重要步驟。這次蔡英文當局依然是想走「去中國化」的老路,這與其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立場是相聯繫的。
拆除台北故宮博物院獸首
2016年11月14日,台北故宮博物院南院拆除香港影星成龍捐贈的「 12生肖獸首」複製品。有在現場「監工」的民進黨人士叫囂,影星成龍及其捐贈品具有「統戰意味」。台灣學者指出,此舉純粹是政治操弄,是民進黨當局「文化台獨」、「去中國化」的具體表現。
推動官方語言「多元化」
台當局文化部門製定「國家語言發展法」 (草案),意圖將台灣地區的語言從一元化走向多元化。學者表示,台文化部門這種做法本身想要的是「去中國化」,「包藏著特殊不可告人的目的」,是一種柔性「文化台獨」。
不承認「九二共識」並「去中國化」的同時,更讓人瞠目結舌的是,蔡當局任用曾為陳水扁執政時期「外交部長」的深綠大佬田弘茂掌管台灣海基會,蔡辦、陸委會、民進黨「立委」還為此齊發聲,大言不慚的稱,這「也是向中國大陸釋出善意」。
台當局陸委會更是直接無視以上種種傷害兩岸同胞感情的行徑,連拍短片宣稱台灣有《最美的風景》,卻呼籲大陸要對台灣《有話好好講》。
《有話好好講》影片透過旁白說,「我們靠的那麼近,應該多溝通,友善的相處,了解彼此的想法」,隱喻兩岸溝通機制停擺,影片最後打上字卡,對大陸喊話「兩岸和為貴,有話好好講」。
講真,從過去到現在,大陸對蔡當局「好好講」的還少嗎?善意還少嗎?大陸的善意從未缺席
且不論過去這些年大陸開放居民赴台觀光,為台灣創造了巨大經濟收益。兩岸簽署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大陸市場向台灣開放的幅度大於台灣市場向大陸開放的幅度,而且開放電子商務等項目還是大陸給予台資的獨家優惠等等等等。
就是在蔡當局冥頑不靈,始終不承認「九二共識」、自顧自地進行著「去中國化」的時候,大陸一直在做的也是切實保障台商、台胞利益的實事。
國台辦在多次新聞發布會上作出如下表示:
「 大陸方面一貫都鼓勵和支持台商來大陸投資,鼓勵和支持兩岸經濟合作和經濟社會的融合。」
「 對於台商所反映的他們在大陸生產和經營中所面臨的一些問題和訴求,國台辦都高度重視,正在積極會同有關部門研擬出台相關的政策措施。」
「今年年初,國務院又出台了「 5號文件」,制定了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利用外資的20條措施。目前有關部門正在修訂外商投資產業目錄,進一步放寬准入,並在標准許可、投資認定、採購准入等方面對內外資企業一視同仁。」
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強調,這些政策完全、毫無保留地適用於台商和台資企業。
今年5月,國台辦又宣佈出台多項惠及台灣同胞的政策,其中包含大陸各地火車站、機場將實現台胞自助購、取票和值機。
與之相對的是,據台媒報導,有一些海外台商反映,台灣有關機構在島內強硬要求他們不得參與大陸的交流活動;蔡當局出台政策嚴控退將來大陸,情節嚴重者停終身俸;甚至大陸為便利台胞生活、出行而進行的台胞證升級,也被詆毀為「打壓」。凡此種種,相比之下,蔡當局還要大陸釋「善意」,敢問,你的良心不會痛嗎?
繞開「九二共識」?No Way!
據台灣《聯合報》報導,針對蔡英文此次台灣遠景基金會舉辦的「 2017亞太安全對話」上所言,「但需要來自雙方的善意及合作,希望雙方能一起找出兩岸互動的新模式。」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劉國深表示,兩岸交往這麼多年,「什麼問題迴避不了大家是清楚的」。兩岸互動新模式首先要解決民進黨和大陸的互信基礎問題,否則就是空話。互信可從多個方面著手,首先就是民進黨要開會對「台獨黨綱」做適當處理,包括「凍獨」、「廢獨」等。
華中師範大學台灣與東亞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大陸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前所長周志懷則說,兩岸在馬英九任內八年有了共同政治基礎,並建立起包括官方在內的交往平台。周志懷認為,這個模式並不過時,「何必找新模式?」 現在只缺那把打開門的鑰匙。
台灣「中時電子報」發表文章指出,蔡英文希望與大陸一起找到互動新模式,卻從不敢正面闡述兩岸定位。台海現狀需要兩岸共同基礎來維持,那就是「九二共識」。多家民調結果已顯示,多數民眾不滿意蔡當局處理兩岸關係的方式。蔡英文若仍不正視兩岸互動的政治基礎,只是玩弄文字遊戲,對改善兩岸關係毫無幫助。蔡英文須謹慎應對。
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也已經在新聞發布會上明確指出,台灣新執政當局拒不接受「九二共識」,單方面破壞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導致兩岸聯繫溝通和協商機制中斷,經濟合作制度化進程停滯,各領域交流合作放緩,兩岸同胞切身利益和感情受到損害,與此同時,「台獨」勢力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教育等領域「去中國化」的動作頻頻,企圖削弱或切割台灣社會與中華文化的連接。難道這些所作所為,就是他們所標榜的「善意」嗎?
馬曉光強調,背棄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政治基礎,把兩岸關係看成是「國與國」關係,當然就談不上有什麼「善意」。打著「台灣內部發展」的幌子,搞以「去中國化」為目標的「台獨」,必然遭到兩岸同胞的堅決反對。
筆者想說,「善意」也好,「新模式」也罷,不管造出多少個新詞,民進黨當局終歸要面對的只有「九二共識」,只有一個中國。
最後藉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8月1日在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週年大會上發表講話的內容,「絕不允許任何人、任何組織、任何政黨、在任何時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塊中國領土從中國分裂出去,誰都不要指望我們會吞下損害我國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苦果。」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