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謂言之不預」 解放軍開戰前必嗆的最強黑話!

▲▼解放軍建軍90周年閱兵,圖為步戰車方隊。(圖/翻攝自《新華網》)

解放軍建軍90周年閱兵,圖為步戰車方隊。(圖/翻攝自《新華網》)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中印「口水戰」持續進行,會不會真的動武實在難以預料。以中國近代史來看,解放軍是否真會開戰是其實是有跡可循的,當陸方透過官媒表示「勿謂言之不預」(又作「言之不豫」)時,便代表他們要來真的,而這樣的情況,歷史上共出現了三次,分別是中印邊境戰爭、珍寶島事件以及中越戰爭。

第一次是發生在1962年中印邊境戰爭開打前,那時《人民日報》發表題為《是可忍,孰不可忍》社論,警告印度尼赫魯(Jawaharlal Nehru)政府要從邊境撤軍,否則中方將使用武力。評論結尾時強調,「局勢是險惡的,後果是嚴重的,我們要正告印度當局,勿謂言之不預也。

第二次則發生在1967年,那時中方正因珍寶島的歸屬問題與蘇聯多有摩擦,而這次為官方喉舌的則是《新華社》。《新華社》發文強調,「就蘇聯駐華商務代表處人員在我國非法進行竊取情報的活動向蘇聯提出強烈抗議...勿謂言之不預也。

最後一次則發生在1978年的年底,《人民日報》以《我們的忍耐是有限度的》為題,警告越南當局對侵犯中國領土的行為。評論指出,「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我們說了的話從來都是算數的。我們要嚴正警告越南當局,如果你們仗恃有蘇聯的支持,得寸進尺,繼續恣意妄為,必將受到應得的懲罰。我們把話說在前面,勿謂言之不預。

據了解,有網友曾就中國外交辭令做出了一個對比表格,揶揄的說明這些外交用詞分別是代表哪些意思,例如,如果中方表示「保留做出進一步反應的權利」,便代表他們將報復;而其中的「勿謂言之不育也」,則是警告對方直接「準備棺材吧!」現在中方會不會就中印爭端,再次嗆出這句最強黑話,外界都正在關注。

▼中印在西藏邊界對峙,解放軍車輛大批翻山越嶺進入西藏高原,並且展開遠火、火箭炮與加榴炮等打擊演訓。(圖/翻攝自中國軍網)

▲▼中印在西藏邊界對峙,解放軍車輛大批翻山越嶺進入西藏高原,並且展開遠火、火箭炮與加榴炮等打擊演訓。(圖/翻攝自中國軍網)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軍武熱門新聞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