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火線/雄才大略金正恩(中):夢想的「飛」核家園

南韓情報指出,北韓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已對發出指示,要求厚植對南韓發動恐攻的力量。。(圖/翻攝自網路)

北韓最高領導人金正恩,視察潛射導彈試射時的畫面。(圖/翻攝自朝中社)

記者朱錦華/特稿

自從1945年太平洋戰爭結束,戰敗的日本退出朝鮮半島,美國和前蘇聯合議在北緯38度線將半島分割為南、北韓後,隨之而來就是連帶產生四個問題:南、北韓會不會統一?何時統一?以什麼方式統一?誰統一誰?對朝鮮半島上的人民來說,最後一個問題最重要。

北韓第一代領導人金日成很重視這個問題。所以建立政權後沒幾年, 就在1950年6月25日發動韓戰,企圖統一全境。違是冷戰開始後的第一場大規模「熱戰」。

金日成差點成功了,甚至一度佔領漢城(首爾)。「遺憾」的是,當時的蘇聯因為不滿「中國代表權問題」(席位屬於中華民國而非中共),杯葛出席聯合國會議,讓聯合國安理會相繼通過認定北韓是侵略行為、並要求撤兵的第82、83號決議案,最終導致成立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絕地反攻。

9月15日,聯軍統帥麥克阿瑟發動仁川登陸奇襲成功,扭轉了整個戰局。「聯合國軍」一路向北,10月19日攻陷平壤,甚至逼近中國邊境。金日成夢想統一朝鮮半島卻弄巧成拙,差點反過來「被統一」。

所幸,有情有義,更有迫切危機感的中共終於出手了:高舉「抗美援朝」大旗的解放軍渡過鴨綠江,把「聯合國軍」打回南方去。之後,戰爭陷入僵局,1953年。雙方簽訂停戰協定,韓戰結束。金日成一個統一動念發動的戰爭造成超過百萬人傷亡,最後白忙一場,一切回到原點:38度線。

韓戰之後,有關兩韓統一的四個問題,依然懸而未解,不過有了美國介入和撐腰後,南韓「被統一」的可能性已經大減。反之, 北韓「被統一」的危機感卻大大升高, 尤其是在以前蘇聯為首的共產集團瓦解,各盟國紛紛走向「改革開放」之後。不願走上「改革開放」道路的北韓更形孤立。

為了確保自衛能力,北韓從中國老大哥身上看到核武這條「光明之路」。是的,有了核武,在「相互保證毀滅」的恫嚇下,再沒有人敢動你!證諸許多例子,美國打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亞,全都是因為這些國家沒有核武!問題是:你想加入「核子俱樂部」,有人不同意。這個「人」,就是美國。

美國和前蘇聯是超級無賴兼鴨霸的兩個國家,自己推有龐大的核武庫,卻不許別人擁有核武,於是搞了個《禁止核武擴散條約》(Treaty on the Non-Proliferation of Nuclear Weapons,NPT),逼迫許多起步較晚的國家放棄發展核武。當中,台灣也曾遭到打壓(1988年張憲義叛逃事件)。

北韓想擁有核武,理所當然成為美國重點的打壓對象。北韓曾在1985年12月正式加入該條約,期間一度揚言退出,後來又打消退意。原因很簡單,為保金氏政權,北韓不願徹底放棄核武。但加入上述條約後,可以把核武當成一件「抵押品」,一旦國內經濟不好或是鬧饑荒時,就可以大聲嚷嚷退出,以換取外國為安撫北韓而提出的大批經濟援助。這時期北韓的核武發展一路上都是停停走走的。不過到了2003年時,北韓還是正式退出了。

到了金正恩時代,允許開放更多的市場活動,人民獲取糧食和商品的管道增加了,北韓於是卯起來加速馬力發展核武。當然,其中還包可攜帶核彈頭的洲際彈道飛彈(ICBM)。 北韓三不五的核試爆和試射導彈,把東北亞搞得神經兮兮,美國跳腳。

於是,「斬首金正恩」的傳言開始甚囂塵上,北韓也不甘示弱,揚言以核武攻擊美國本土,第一個被拿來「試彈」的目標,就是關島。第二次韓戰、甚至核戰,儼然一觸即發。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