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鏡週刊
南國豔空下,傳來三線琴聲,穿著花襯衫的大洞敦史哼唱沖繩民謠,恍神間,彷彿來到日本的國境之南,要不是背景是府城街頭,錯雜著摩托車聲,我這才悠悠地回過神來。
看著眼前這位日本人,我的腦海浮現「哈台族」這字眼。「台南保存不少日治時期建築,就在日常生活當中。」台南女婿的大洞敦史騎著摩托車深入大街小巷,探索老城故事,不但寫了本旅遊書《台湾環島 南風のスケッチ》,還考取街頭藝人執照。
「我在東京時,有人問我是不是沖繩人?沒想到,在台灣竟有人問我是不是印尼人?」大洞敦史哈哈大笑,爽朗笑聲聽得見台灣腔。2012年,他剛從明治大學理工研究所畢業,立刻來台打工度假,像是台客四處趴趴走,連大甲媽祖遶境也看到他的身影,曬得一身黝黑,如今在台生活6年多,朋友笑說,他比台灣人還愛台灣。
「我喜歡台南人的個性,他們以住在府城為豪,滿足地過生活。」他走過台灣一圈,選擇落腳台南,還娶了台南女兒蕭米真,「有人說,台南像京都,我反倒覺得它像是九州長崎,兩者都是因港口而發展出城市,很早就引進外來文化。」他探究府城的身世和性格,決定把家鄉的蕎麥麵文化,介紹給台灣人。
大洞老家在東京深大寺附近,這一帶是蕎麥麵的大本營,2年前,他特別回日本跟老師傅拜師學藝,回台沒急著開店,反倒辦了50多場次的體驗活動,像是日本漫畫《蕎麥達人》的男主角,開著車推廣手打蕎麥麵。去年底,他把孔廟旁的蕎麥麵小店搬到大街,招牌掛上「洞蕎麥傳藝坊」,過路客十之八九冒出疑問:這是餐館嗎?
「在我心中,日本料理的代表就是蕎麥麵,有400多年歷史。」大洞綁上頭巾、換穿日式工作服,日本人一絲不苟的性格又跳了出來,他特地在門口掛上草編暖簾,「這是蕎麥麵店特有的暖簾,在日本也不多見。」他用心考究細節,店內擺著手打蕎麥麵的工具,牆面貼上製作流程,不定期推出體驗課程,有如蕎麥小學堂。
料裡充滿職人魂,大洞走訪蕎麥產地的彰化二林,只用現磨的蕎麥粉,因為新鮮是美味關鍵,每天自製九割蕎麥麵,以9成的甜蕎和苦蕎,加上1成的日本產小麥粉,襯上柴魚和昆布熬煮的高湯,氣味清雅細緻,變化版吃法可添入北海道山藥泥、日式炸雞、炸蝦天婦羅,打破蕎麥麵乏味的刻版印象。
每週還有推出限定菜單,這天大洞將夏天盛產的芒果,拌上鮮蝦、橄欖油、檸檬汁,東西方文化精采融合,這不只是一碗蕎麥麵,也是一段日本人在府城的生活故事。
話匣子聊開了,大洞翻出兒時記憶,「我第一次來台灣是9歲那年。」他回想起童年跟著父親到廬山溫泉旅行,「我們在小鎮吃麵,碗裡躺了一根雞腳,我連碰都不敢碰。」他印象深刻說,「現在逛台南夜市,我每次都要吃蒜味無骨雞爪不可!」他又大笑起來,這一刻我的腦海浮現:正港的台灣人。
更多鏡週刊報導
7樓一跳3秒落地 「糖晶落體」讓你重生
安平港的異國追想曲
台南小街遇見童話國度丹麥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