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

滿足無限想像需求 在家帶孩子也可以很「鬆散」

▲新北市府在市政大樓內營造的可食地景,從今年開放小學幼兒園預約參觀,為友善環境向下紮根。(圖/新北市府提供)
▲新北市府開放小學幼兒園預約參觀資料照。(圖為示意圖,與本文無關/新北市府提供)

文/賴蒔緣


近年,幼兒教育被發現,生活與教學都應該是很鬆散的。不是放任不管的散沙,是反學科的制式課表;不是懶散的教材堆疊,是很自主的選擇與發現自我;不是刻意安排成就甚麼單元目標或教案,是隨機運用的培養出帶著走的能力

幼兒園正推廣的學習區型態就是鬆散區,可分為室內和戶外遊戲場。所進行的教學模式稱為鬆散活動設計(loose parts),也有人稱之為Invitaion to play(遊戲邀請)。由孩子自己挑選鬆散素材(loose parts/materials),包括自然界的、人為加工合成的物件,放入自己的分類盤內,接著在自己選擇的平面板子(不限材質、不限大小)上,擺放鬆散素材進行敲敲打打、揉揉捏捏、拼拼貼貼、穿針引線各種創作,即便是天馬行空,也將是一件件與眾不同的藝術品!

鬆散素材強調環保、隨手可得、可以自由發揮、隨意移動、任意組合、重新設計、不多花費金錢、與眾不同。例如大自然界的花、葉、枝幹、種子、果實、樹皮;日常的瓶瓶罐罐蓋蓋、鈕扣、鍋碗瓢盆碟、飾品、小零件等等。這樣的教材有幾個優點:

一、可以提高遊戲層次:有別於統一採購的積木、繪本、益智教具、遊戲器材,鬆散教材增加了學生的想像空間,也多了融入作品中角色扮演的功能。
二、可以就地取材、隨取隨用:高方便性、高實用性、高經濟性。
三、如此素材深具豐富與多樣性的呈現,滿足小孩的無限想像需求
四、鬆散素材可單獨使用或與其他材料組合,讓活動可以多種形式進行,高度的變化性,很適合活潑好動的幼兒
五、由於可就地與近身取得鬆散素材,所以非常符合個體差異和文化差異。

鬆散並非沒有用處或沒有組織性的教學,更別誤解是老師怠惰的藉口。有別於制式的課程教學,這種注重個別化遊戲式的教學引導,反而是更辛苦的,但卻又是讓師生最能獲得成就感,絕不是拼命教讀寫算所可比擬的。

對學齡前孩子來說,遊戲與學習是一體兩面,有研究指出:兒童的創意及再創造能力,是與遊戲素材的種類及數量成正比。如果爸媽在家中,也能同樣善用這類素材,為孩子布置適合的環境,鼓勵他自由探索、建構自己的遊戲,將有助於孩子在遊戲中學習,以獲取各種能力

★賴蒔緣,自由寫作者,擁有3名子女、3名內外孫,因為嫁給姓林的老公,所以在臉書開了一家「林組」嬤安親班

您有滿腹媽媽經、爸爸經想大聲說出來嗎?《ETNEWS新聞雲》親子版歡迎您來分享育兒心得,灌溉孩子們健康、快樂成長,來稿請寄「parenting@ettoday.net.tw」,並請註明「個人簡介」。本報保留篩選、修改權限,文章登出不另行通知,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更多孕兒、婆媳、婚姻相關話題(報喜文、集氣文、抱怨文等),歡迎加入「歐膩的育兒媽媽經~姐就是要碎碎唸」臉書社團一起交流討論,也歡迎大家秀出任何寶寶照、懷孕照、個人美照跟臉友分享。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親子熱門新聞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