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劉」住你?從台北世大運的「路易斯」談起

▲美國田徑名將路易斯。(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美國國寶級田徑名將劉易士,21年後被台此改名「路易斯」。(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記者朱錦華/特稿

今年台北世大運開始之初,爆出一則小小的新聞:美國田徑隊的助理教練路易斯抱怨世大運的接駁車「很糟糕」:不按時間表發車、接駁車班次不夠多,可能連累運動員來不及出賽云云。

我從電視上剛聽到這則新聞時,並不怎麼注意。畢竟,「路易斯」是一個「菜市場名」,以為他是「一般人」。後來聽到補述說,他拿過9面奧運田徑金牌,我心頭一驚:「蛤?」再看他的英文名字:Carl Lewis。是的:Carl Lewis。昔日他叱咤田徑界的時候,中文名字不叫「路易斯」,難怪變名後後我不認識。

當年,從1984到1996的洛杉磯、漢城(首爾)、巴塞隆納、亞特蘭大四屆奧運裡,他總共拿下百米、兩百米短跑、四百接力、跳遠等9面金牌,當中包括跳遠四連霸。由於活躍體壇很久、又是美國田徑界的「國寶」,台灣媒體給了他一個「很華人化」的中文名字:劉易士。

從1996至2017年,二十一個年頭過去了。物換星移,他這次來到台北,線上已經沒有幾個媒體記者認識他。查找各家媒體相關報導,電視及網路媒體幾乎是一面倒的稱他為「路易斯」。紙媒方面,比較「新的」如《蘋果日報》,也是稱他「路易斯」。只有少數「老媒」:例如《聯合報》、《自由時報》才稱他為「劉易士」。不過這些家大業大的紙媒本身也有網站,內部記者、編輯似乎並沒有達成「共識」,所以網站上「路易斯」、「劉易士」兩個譯名都有出現。

「不識劉易士」這則新聞凸顯一個事實:媒體生態近年來產生劇烈變化。媒體工作者新陳代謝速度加快,當年認識劉易士的那些人,如今絕大多數若非已退休、轉行,就是已經被「優離優退」了。 以前紙媒當道時代,有嚴格的審稿機制,一個譯名定了,就一直傳承下去。而且當時的「大媒體」較有權威感,通常會吸引其他媒體跟進。於是一個個整個華文世界通用、至少是全台灣一致的譯名就誕生了。

網路出現後,媒體勢力被攤平,百家爭鳴,誰也不服誰。紙媒、電視紛紛成立網站,加上崛起的網路媒體,為了搶時效,各家儘量24小時發稿。媒體工作者變多了,水準卻變參差。再過來傳統「先審後發」的審稿制度崩解(沒有足夠的人力和時間兼顧)、撰稿時大量參考陸媒、港媒,台媒使用的譯名就越來越亂了。

這個亂象還透露出一個事實,目前線上的多數媒體工作者在「傳承」譯名方面出現斷層。對稍為古早人或事物「莫宰羊」。所以一個以前大大有名的人,若是「隱姓埋名」一段較長時間,他再度在媒體上出現時,線上的媒體工作者已經很少人認識他,於是就會給他取一個新名字。想想看,若是不幸他「隱姓埋名」兩三次,豈不是大亂?今天的「路易斯」就是一例。

其實,不必等到睽違二十一年的劉易士。去年在里約奧運完成百米、兩百米短跑及四百米接力「三金三連霸」的牙買加飛人Usain Bolt,沒幾年之前,台灣大多數媒體都譯成「波特」。但是到了去年奧運,多數台媒都譯成「博爾特」了(大量「參考」陸媒所致)。我很擔心再過幾年,有媒體工作者遇到Michael Chang這個名字時,會把他譯成麥可․張而不是張德培!

事實上,有一個統一、長期使用的中文譯名很重要。迪士尼、麥當勞、屈臣氏、索尼、哆啦A夢為什麼要敲定一個全華文世界通用的中文譯名?因為方便、溝通無障礙、節省成本!媒體每天處理譯名都要浪費很多精力和時間,如果所有外國人名或地名在華文世界都有統一譯名(例如華盛頓、林肯、邱吉爾、福爾摩斯、麥克阿瑟、馬龍白蘭度),無論是寫作、閱讀或是搜尋、大家都會順、順、順很多!

作為一家媒體,應該盡量執行審稿機制和重視譯名的準確。作為一名撰稿的媒體工作者,除了沒事多喝水之外,也要多閱讀、多Google,尤其需要注意一些比較古早的人或事物,莫要雄雄的自「譯」為是。你多一分用心,讀者自然就多一分福氣。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