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趕在大雪封山前撤兵 回顧1962年中印邊境戰爭

中印邊界。(圖/CFP)

▲中印邊界對峙。早在1962年就發生過一場「中印邊境戰爭」(圖/CFP)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中印於錫金段邊境對峙超過2個月,印度終於趕在9月洞朗地區大雪封山前撤兵,對峙期間兩國持續在邊境增兵,情勢緊張一觸即發,事實上中印兩國的恩怨,要追溯到1962年的中印邊境戰爭,當時中國不僅在此戰取得勝利,甚至還傳聞中國軍隊差點就要開進首都德里。

1962年10月20日至11月21日,中國在印度展開一場邊境戰爭,中國方面稱為「中印邊界自衛反擊戰」,印度則稱之為「Battle of Walong」。中印邊境長度約2000公里,分西、中、東三段,這場戰爭在西段和東段同時進行,又以東段的藏南地區為主戰場,

1913年1914年間,西藏政府與英國駐印度殖民政府簽訂了西姆拉條約,協議由英國探險家麥克馬洪劃定的「麥克馬洪線」,作為與印度的邊境線,將面積達9萬多平方公里的藏南地區劃歸英屬印度,但歷屆中國政府都拒絕承認這條界線,種下中印邊境戰爭的遠因。

▲▼中印之間爭議的麥馬克洪線與西姆拉會議。(圖/取自維基百科)

▲▼麥克馬洪爵士。(圖/取自維基百科)

1953年,印軍向北擴張,取得麥克馬洪線以南約九萬平方公里領土,在個別地方甚至越過了「麥線」。在中段和西段,印度亦占得部分印中兩國爭議領土。1958年8月,中國與印度巡邏隊發生衝突,一名印度軍人被擊斃,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對上述行動進行解釋,聲明行動的目的是防止殘餘的西藏叛亂分子出入邊境。

1962年6月起,印度總理尼赫魯發表前進政策,印軍越過「麥克馬洪線」,進入西藏山南的扯冬地區,並聲稱中國不應占據西藏。中方稱印軍向中國邊防軍開槍攻擊,中國軍人死傷數十人。截至8月底,印軍在中國境內建立了一百多個軍事哨所。1962年9月22日,中國《人民日報》發表社論,警告印度總理尼赫魯,立即從邊境撤軍,否則中方將使用武力。

▲中國印度戰爭。(圖/視覺中國)

1962年10月,中國解放軍動員30000兵力投入中印邊境,印度方面參與作戰的主要是陸軍第四師,屬於「王牌部隊」投入兵力約22000人。中印邊境第一階段戰事,發生於10月20日,中國藏字419部隊與印度陸軍第7旅在塔格拉山脊下激戰30分鐘,中方傷亡388人,印方陣亡832人,被俘1065人,占領了藏南和達旺地區。在西段,中國新疆邊防軍驅除了37處據點的印軍。

第二階段的瓦弄(Walong)之戰,由印軍在中印邊境東側的瓦弄發動進攻,中國西藏邊防軍在東、西段對印軍施以反擊,中國邊防部隊共殲滅印軍兩個旅和三個旅的大部,並擊斃第62旅旅長豪爾·辛格准將,死亡、受傷、被俘士兵達8700人。

印度朝野提議要求美國介入,尼赫魯兩次致信美國總統甘迺迪,籲請美國緊急向印度派遣12個中隊的超音速戰鬥機,並提供先進的雷達和通訊設備,甘迺迪決定派助理國務卿哈里曼率領一個高級軍事代表團赴印,同時派遣C-130大型運輸機,幫助印度搶運增援部隊與物資。

1962年11月21日,中國政府聲明主動停火,主要原因在於戰場都位在高海拔地帶,補給困難,再加上美、蘇列強都力挺印度,對中國方面形成國際壓力,於是將部隊退會麥線北側,印度雖然在戰爭中失利,不過最後還是重新佔領回爭議領土藏南和達旺地區。

有傳聞中國不僅在中印邊境戰爭大獲全勝,甚至還把部隊還差點打進首都德里,然而網路上對於解放軍差點打到德里,並沒有具體的距離,事實上,中印邊境戰爭最接近德里的戰場「班公湖」,距離都長達1400公里,所謂「差點打進首都德里」純屬謠言。

▲中印恩仇55年前算起!開打2次「雙強出馬」才願坐下好好談。(圖/新華網)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軍武熱門新聞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