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業機器人。(圖/翻攝自KUKA Robotics)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中國大陸連續5年成為全球第一大工業機器人應用市場,占全球市場比重3分之1,預計2017年大陸機器人銷量將首次超過11萬台,市場規模達42.2億美元。在全球擔憂機器人未來會取代人類時,陸企表示,機器人並不是要「搶走」人類的工作,而是去做人類「不願意」做的工作。
隨著中國大陸發展迅速,生產製造智慧化改造升級,工業機器人市場持續旺盛。2017年大陸工業機器人的銷量有可能達到11萬台,到2020年超過20萬台,比2015年增長近2倍。
有陸企表示,由於現在這一代「80後、90後」都不太願意長時間從事單一、無趣的重複性生產線工作。「勞動力缺乏造成製造企業對『機器換人』有廣泛的需求。」
工業機器人多應用在「智慧工廠」裡,以輕量級工業機器人為主,實現「人機協作」。機器人可以負責生產線上某一崗位的工作,剩下的部分交由工人完成,良品率和設備的生產效率能有大幅提升。
▼ 工業生產自動化。(圖/翻攝自OFweek機器人網)
機械人產業的快速發展也會創造大量工作機會,目前該行業的人才需求近10萬人,根據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展規劃,到2020年,全國工業機器人裝機量將達到100萬台,相應工業機器人操作維護、系統安裝調試、系統集成等應用人才需求量將達到20萬人左右。
另一方面,雖然西方國家工業機器人發展較早,藉得參考。但以珠三角企業為代表的一大批「中國製造」企業,產品多著力於家電、手機等電子產業和一些傳統輕工業等領域。這些行業如果要應用外國的工業機器人,可能會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
世界工業機器人4巨頭(日本發那科、德國庫卡、瑞士ABB、日本安川電機)已經發展了很長一段時間,但他們的企業文化背景、溝通方式、市場環境都和中國不盡相同,研發的產品有時難以完全契合市場,「這便給予大陸原創技術公司發展的絕佳機會。」
「深圳是工業機器人和智能製造的先鋒」有產業基礎、多元化人才、良好的融資環境等先天優勢。有陸學者提出,若深圳的創新原創力加上香港的國際視野、教育資源和開放的金融市場,還有東莞等珠三角其他城市的產業配套,有望打造中國的「矽谷」。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