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不佳!颱風谷超難產 明仍有成颱機會、花東南部先防雨

▲熱帶性低氣壓結構不佳,但氣象局仍不排除有成颱可能。(圖/中央氣象局)

▲熱帶性低氣壓結構不佳,但氣象局仍不排除有成颱可能,持續發布熱帶性低氣壓特報。(圖/中央氣象局)

生活中心/台北報導

氣象局指出,位於呂宋島東北方海域的熱帶性低氣壓,預計周三、周四通過台灣南方海面,但低壓結構不佳,今(5)日成颱機率不高。不過部分資料顯示,熱帶低壓明(6)日有機會重整結構,因此氣象局仍不排除有發展成颱風機率,明起花東、南部會有短暫陣雨,其他地區仍維持悶熱、午後局部雷雨的天氣。

▲熱帶性低氣壓結構不佳,但氣象局仍不排除有成颱可能。(圖/中央氣象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氣象局指出,熱帶性低氣壓還是有成颱機會,不排除發布海警。(圖/中央氣象局)

氣象預報員徐仲毅表示,目前熱帶低壓結構鬆散,但部分資料顯示,強對流區還有可能會發展,結構有機會重整,氣象局仍不排除有發展成颱風機率,明天機率會比今天高。由於低壓距離台灣僅約500公里,若形成颱風,氣象局會視路徑、低壓發展變化判斷是否達到發布警報的條件,同樣不排除會發海上颱風警報。

隨著熱帶低壓持續接近,周三、周四會對花東、南部帶來短暫陣雨,其他地區仍維持悶熱、午後局部雷雨的天氣。沿海地區會有較強陣風及風浪,民眾避免前往海濱活動。

▲熱帶性低氣壓結構不佳,但氣象局仍不排除有成颱可能。(圖/中央氣象局)

▲受到熱帶性低氣壓影響,花東、南部6日會有短暫雨勢。(圖/中央氣象局)

氣象局表示,雖然目前仍有預報資料認為低壓將會比預報路徑更加北偏、靠近台灣,不過台灣附近的環境垂直風切更大,會使深對流發展及地面低壓中心更加無法配合,限制低壓增強、甚至使低壓減弱消散。若低壓路徑稍偏南,風切相對小,有機會增強為颱風並維持一定強度,但離台灣較遠,對台灣天氣影響小。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