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過航母! 解密造價僅1.35億美元的「海上基地船」

▲▼美軍第3艘新型海上基地船「劉易斯·B·普勒號」(USS Lewis B. Puller , ESB-3)。(圖/翻攝自美國海軍官網)

▲「路易斯·B·普勒號」(USS Lewis B. Puller , ESB-3)。(圖/翻攝自美國海軍官網,下同)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美軍第3艘新型海上基地船「路易斯·B·普勒號」8月下旬在駐巴林美國海軍基地正式服役,這也代表美國的「移動登陸平台」(MLP)計劃初步具備實戰能力。美海軍前作戰部部長克拉克(Vernon E. Clark)上將曾表示,這種軍艦可以從海上獨立發起攻擊,減少軍方對岸上後勤設施的依賴,夸張點來說,它比航母還要重要

據《解放軍報》報導,推動海上基地船橫空出世的動力,源自美國海軍的現實煩惱;美國雖然是首屈一指的海軍強國,擁有遍布世界中樞地區的基地,但在現實運作中,美軍依然發現了很多問題;首先,海外軍事基地雖然設施完備,但無法移動,只能負責一個區域的作戰保障,每年用于基地維護升級和付給相關國家的使用費用,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第二,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一旦兩國關系有個風吹草動,美軍也得卷鋪蓋走人;以前在菲律賓、吉爾吉斯(Kyrgyzstan)就曾發生過類似事件,不僅折了美軍面子,還嚴重削弱美方在當地的軍事能力;第三,還有怕盟友關鍵時刻掉鏈子,例如伊拉克戰爭期間,因為土耳其拒絕開放本國港口和基地,美軍不得不通過蘇伊士運河,繞過阿拉伯半島才把第四機步師的重型裝備運到科威特,耽誤了時機。

▼從後面看「路易斯·B·普勒號」。

▲▼美軍第3艘新型海上基地船「劉易斯·B·普勒號」(USS Lewis B. Puller , ESB-3)。(圖/翻攝自美國海軍官網)

報導指出,這些痛點讓美軍愈發感到,有必要打造一種自己掌控的海上移動保障平台;專門建造的海上基地船首艦「蒙特福特角號」(USNS Montford Point ,T-ESD-1)在2013年5月終于入列成軍;今年8月,隨著三號艦「路易斯·伯韋爾·普勒號」(USS Lewis B. Puller , ESB-3)號正式開始首次作戰部署,意味著「移動登陸平台」(MLP)計劃初步具備實戰能力

之所以它可以得到如此高的評價,是因為海上基地船確有獨到之處;系列艦前兩艘都是由阿拉斯加級油輪(Alaska-class cruiser),因此它們也有建造時間短、綜合成本低廉等優勢;美軍有了前兩艘船的經驗,發展第三艘便極為順利;「路易斯·B·普勒號」從開始鋪設龍骨到最終交付使用,只用了不到2年時間,相比普通作戰艦艇建造時間快得多,造價也只有1.35億美元。拿尼米茲級航母來比的話,後者造價要10億美元,工期則是3年。

報導表示,該型船隻航速較快,可以用15節的速度在海上連續航行40多天,能在30天內部署到世界任何一片海域,機動能力十分突出;上層為飛行甲板,設有4個起降點和2個機庫,可以起降CH-53、AH-64等直升機,以及V-22偏轉翼飛機等機;如有需要,未來應具備起降F-35B戰斗機和無人機的能力。這使它擁有不俗的航空作戰能力,甚至媲美部分國家的兩棲攻擊艦。

至於它的下層甲板,空間也很充裕,可以搭載裝甲車輛、特戰快艇、掃雷裝備、小艇和武器彈藥。配置的13噸和40噸吊臂,能夠在3級海況下安全調運掃雷裝備、特戰快艇以及其他重裝備。此外,它還在艦艏加裝了模塊化的人員居住和作戰指揮艙室,可供250名人員生活工作。艦上生活保障、航空指揮、物資倉儲、油料輸送等設施一應俱全。

報導最後指出,雖然自帶各種「光環」,但海上基地船並非完美無缺;8萬多噸的船體,就是一個巨大的「浮靶」,一旦被發現和鎖定,海上基地船便很難逃脫,再者,它搭載了很多油料和彈藥,被命中後容易引發火災和彈藥爆炸,因此,如何提升海上基地船自身的防護能力和隱身能力,並科學為它搭配合適的護航艦艇,將成為研究的重點課題。

▼美軍海上基地船首艦「蒙特福特角號」(USNS Montford Point ,T-ESD-1)。

▲▼美軍海上基地船首艦「蒙特福特角號」(USNS Montford Point ,T-ESD-1)。(圖/翻攝自美國海軍官網)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