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皮酥脆、色彩鮮豔的馬卡龍,是一款製作時失敗率極高的甜點,也因此價格不便宜。(圖/視覺中國CFP)
馬卡龍是高級法式甜點,近年成為台灣名流耍假掰時的新寵;而俗稱小西點的「牛粒」,則是二戰前後就已出現在台灣的平民美食。這兩種甜點的外形有點相似,都是酥軟的兩個小圓餅夾著甜味內餡,但其原料與製造過程有很大差別,單品價格也可差到數十倍,甚至上百倍。
但還是有許多台灣人習慣將小西點稱為「台式馬卡龍」,某些人甚至主張:「馬卡龍和小西點根本就沒差啊!吃小西點就好了。」
這種「A和B根本就沒差呀」的看法,很常出現在台灣人對於食品的評價過程中。像是:「披薩不就是料夾多一點的燒餅(或蔥油餅)?」「義大利麵和乾拌麵有差嗎?」
這類說法聽來直接又有趣,但也有不少人在從未接觸其中一者的狀況下相信這種說法,甚至因此而否定國外(或較貴)的那一種,認為低廉的本土產品即可完全替代。他們認為這不只是美感偏好,更可說是「節儉」,是尋求成本更低的消費替代品。但這類說法在道德上是正確的嗎?
我認為這種說法很難說是「正確」,更有可能是「錯」的。台灣在許多層面無法做到精緻化,上述的「沒差」想法,很可能就是主要的阻力。
先來談一個你應該會覺得「有差」的組合,那就是「日式拉麵」和「中式湯麵」。這兩者不只有肉眼可見的巨大差異,更有食感與嗅覺等各方面的明顯差別。若你主張「博多拉麵和台灣切仔麵差不多呀!」鐵定會招來許多白眼。
但日式拉麵也是在中式湯麵的基礎下演化出來的,其高速發展階段甚至只花了50到70年的時間。也就是說,當今天差地別的各日式拉麵流派,主要都是在二次大戰之後才出現的,有些更是直到上個世紀90年代才發展出來。
為什麼能產生這種快速分化的現象呢?因為日式拉麵店家與消費者都很重視細節上的差異,就算只多加了一點料或採用新的技術,店家也會視之為重大競爭優勢,並以此為宣傳賣點。一旦這種革新獲得市場普遍支持,新的麵系就會分化出來了。
具高附加價值的產品通常都有一定技術難度,使外人不易仿製並大量生產;若不強調細節,技術難度也低,人人都能快速入手,那麼要維持高毛利就非常不容易。
▲日本師傅對自家拉麵的細微堅持,形塑與其他店家的差異,因而造就許多流派與其愛好者。(圖/視覺中國CFP)
就像切仔麵,雖然還是有點技術難度,但沒有難到需要半年、一年才能出師,開店相對容易,價格也就很難拉得起來,除非你在其他品項(搭配的小菜)或品牌本身做出特色。
這也是台灣小吃多數集中於低價段的重要原因。坊間總有人笑談,台灣料理若取個法式名稱,就可以賣很高的價格,但若真從事過餐飲業,都會知道台式小吃和真正法式料理的「費工」程度差別有多少。
尤其,台灣人又很堅持特定口味,像是「一粽各表」、「一(肉)圓各表」、「一魯(肉飯)各表」(一種食品在不同地區的風味形式差異甚大)的狀況可謂履見不鮮,大家通常只能接受自己的家鄉味或「阿嬤味」,對於其他地方的食品形態往往抱持否定態度,甚至視之為「邪魔歪道」、「有病」。若是以「混合外來要素」的做法來改革餐飲,通常也會被視為是「背叛」。因此這類保守想法,確實會阻礙飲食產品的發展分化與細緻化。
此外,因為消費者態度保守,生產模式又已普及,價格一壓低,別說是追求卓越了,有時還會出現集體墮落的狀況。先不講黑心食材等問題,光是技術面,就有許多「偷吃步」偷過頭的部分。不信的話,可以去拿市場販售的「小西點」,看看上下方的小餅是否有「對準接合」。
大概很難找到一袋都是準確接合的吧?歪到內餡露出、亂沾的也是有吧?因為只是吃個甜甜的味道,所以不需在意外觀?那你也知道,如果有人在意整潔與整齊,這類產品就不夠討喜了吧?
吃是台灣人最重視的活動,所以這種價值態度所造成的問題,在飲食產品上最為常見。但也因為這涉及整體價值觀,所以除了吃之外,台灣在許多層面難以發展出具有特色的產品,只能做代工、拚低價,也和這種價值態度有一定關係。所以,這不是「節儉」,只是種蠻不在乎的態度,沒認真思考什麼是「好」與「卓越」,在不該省的地方省,讓買賣雙方都失去大步往前的機會。
那要怎麼改善呢?
下次當遇到有朋友認為:「別人的A不就是我們的B嗎?哪有差?B還比較便宜耶!」時,就多花3分鐘比較看看兩者「是否有差」。我相信在大多數的狀況下,你不難發現A與B確實有客觀上的差異。這時,你就可以反過來思考:是什麼樣的要素讓對方「瞎了狗眼」,看不出這兩者之間的區別。
湯麵拉麵差在哪?是個有趣的問題,但「人的品質差異」,往往會是最關鍵的問題。「沒差論」所遮蓋的,其實正是人品的巨大落差。
好文推薦
●周偉航,筆名人渣文本,經營粉絲專頁「特急件小周的人渣文本」,輔仁大學哲學博士,專長為倫理學,曾從事政治公關工作,目前為時論專欄作家。本文不代表公司立場。88論壇歡迎多元的聲音與觀點,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