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拉登。(圖/CFP)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美國歷史頻道於「911恐怖攻擊事件」發生16週年期間,上映名為《通往9·11之路》的紀錄片,全片分成上中下3部總長約6個小時,披露整起事件疑似和「主謀」前已故蓋達組織首腦賓拉登的「私人恩怨」有關,主因乃是「美國害他妻離子散」,於是策劃復仇。
影片顯示,賓拉登早年曾在阿富汗對抗蘇聯,上世紀80、90年代更被奉為阿拉伯的「聖戰英雄」。 1992年賓拉登因為公然反抗沙特阿拉伯政府遭到流放,然而靠著「顯赫名聲」以及坐擁豐厚資源,很快便在蘇丹的喀土木另起爐灶,建立全新的「聖戰者總部」。
1994年沙特政府剝奪賓拉登的公民資格,要求他的家族不得提供金援,同一時間美國也已經注意到這號人物,只是礙於證據不足無法提起法律訴訟。此後,美國國務院以「支持國際恐怖主義」為由,不斷施壓蘇丹要求將賓拉登驅逐出境,最終迫使他重返阿富汗,且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
根據了解,當時阿富汗的生活條件落後,很多地區甚至無電可用,對於習慣富裕生活的賓拉登而言猶如從天堂掉到地獄,他的第二任妻子也因為受不了貧窮提議離婚,長子更是逃回沙烏地阿拉伯。至於賓拉登結髮20年的首任妻子最終也耐不住有一餐沒一餐的貧困生活,選擇在「911恐怖攻擊事件」發生之前分道揚鑣。
有分析指稱,賓拉登的家庭觀念極深,「妻離子散」被視為人生的重大變故,加上原本就與美國存在意識形態的對立,憎惡美方針對伊斯蘭世界的暴行又想起自己被迫逃亡阿富汗,對於美國的「恨意」自此蒙上一層「私人恩怨」。至於美方原本研判賓拉登流亡阿富汗後,應該就會選擇銷聲匿跡,不料卻被反噬簡直始料未及。
▼2011年5月,成功擊殺賓拉登的前海豹突擊隊員歐尼爾(Robert O’Neill)。(圖/翻攝自歐尼爾推特)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