慣行農法才是食安關鍵!

2017年09月22日 10:00

▲▼農田,採收,農民,農法,農忙。(圖/視覺中國)

絕大多數農戶依然採用慣行農法,這也是消費者日常購買蔬果的主要來源,卻不見政府有效管理,食安漏洞難以防堵。(圖/視覺中國CFP授權提供/示意圖)

文/李武忠

蔡政府上任以來積極推動有機農業,不僅通過「有機農業促進法」草案,還透過「友善環境耕作補貼」(包括生態補貼及減損補貼),鼓勵農民轉向友善與有機栽培,希望在年底能夠將國內有機及友善耕作面積從目前的七千多公頃衝上一萬公頃的目標,有機農業似乎成為蔡政府擘建台灣農業未來的願景

暫且不論計畫推動可能遭遇的諸多問題,即使四年後一如政府預期將有機農業的面積衝到1萬5千公頃,也只達到全台耕地面積的2%,屆時台灣絕大部分農戶還是採用慣行農法,也是消費者日常購買蔬果的主要來源,如何讓慣行農法在農藥、化肥、化學物質等使用上,能符合消費者食用安全,依舊無解。

事實上這些年農政機關將施政重心放在有「亮點」的產銷履歷和有機耕作,也投入相當龐大的經費及人力,但是目前市售農產品絕大多數並未取得4章1Q(吉園圃標章、CAS有機農產品標章、CAS台灣優良農產品標章、產銷履歷認證標章以及台灣生產溯源QR Code)認證,這些農產品才是食安風險的關鍵所在。遺憾的是由於這部分困難度高,無法展現施政「亮點」(如埋設下水管道),政治宣傳效果低,往往不受到善於媒體操作的政治人物青睞。長期以來,無論中央或地方政府對於這部分的著力不深,也沒有提出有效的改善方案,卻偏重在對環境友善,未使用農藥的有機農業,才會讓國內食安問題持續發生,民眾怨聲載道,政府施政明顯畫錯重點。

透過政府強力宣導,為了全家人健康,已有越來越多人選擇購買價格較高的有機食品,市面上也才會有假的有機食品出現。但是國內大多數家庭受到經濟條件限制,無法長期食用有機食品(每星期一兩餐有機無實質意義),尤其日益增多的外食族群更是沒得選擇。絕大多數民眾希望他們從市面上所購買的食物至少能確保食用安全,至於外觀、美味、口感、營養等,基於一分錢一分貨恐無法強求。因此確保所有上市食品都符合食用安全才是政府首要解決食安問題所在,畢竟免於食安恐懼是基本人權,政府並未針對慣行農法提出具體的食安輔導方案非轉型。

至於有機農業因兼具生態永續和食用安全特色,值得鼓勵,但是需要理念與時間的淬練,不能硬性而為,更不能為衝政績而開巧門,反而讓消費者對有機農產品認證失去信心,讓真正辛苦耕耘的有機農戶受到波及。政府想把關好食安,除了推廣有機農業外,更重要的是如何解決慣行農業帶來的食安風險,否則再多的有機,民眾依舊食不安心,真正的食安需要的是行動,不是口號!

好文推薦

解除漁業黃牌警告 政府需做更多!

別再盲目放流(放生)魚苗!

「有機」是台灣農業的未來嗎?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88論壇粉絲團按個讚!

作者李武忠,新北市,博士,經濟系教授。本報有刪修權。本文不代表本報立場。88論壇歡迎更多參與,投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