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站上美國職棒大聯盟4台將:胡智為(左上)、林子偉(右上)、曾仁和(左下)、王維中(右下)。(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美國職棒大聯盟2017年季後賽(Postseason),將於今日由兩聯盟的「外卡驟死賽」正式點燃戰火。大聯盟自2012年起實施外卡新制「驟死賽」,兩聯盟除各分區冠軍外,外卡排名第一和第二的球隊要先加賽1場,勝隊才能以外卡資格晉級5戰3勝制的季後賽首輪。
而今年的大聯盟例行賽可說是「破紀錄之年」,因為克里夫蘭印地安人隊拿下22連勝,刷新芝加哥小熊隊在1935年所締造的21連勝舊紀錄。此外,辛辛那提紅人隊外野手吉內特(Scooter Gennett)在6月7日面對聖路易紅雀隊時,單場轟出4發全壘打、包辦10打點,成為紅人隊史上首位單場4響砲的球員,也是大聯盟史上的第17位。緊接著,響尾蛇4棒馬丁尼茲(J.D. Martinez)則在9月6日面對道奇隊時單場敲出4響砲,而且是連4打席開轟,成為大聯盟史上第18位單場4轟的球員。尤其大聯盟130多年歷史裡,只有18名單場4轟球員,比投手投出的23場完全比賽(Perfect Game)還少,可知創下這項紀錄有多麼困難。而洋基的法官大人(Aaron Judge)今年轟出52支全壘打,更打破了馬奎爾(Mark McGwire)在1987年創下的新人球季49轟紀錄
事實上台灣球員在今年這個「破紀錄之年」也沒有缺席。9月20日,坦帕灣光芒隊宣布拉上右投胡智為,締造了馬林魚隊陳偉殷、釀酒人的王維中、紅襪的林子偉和小熊隊曾仁和共5名台灣球員同時登錄大聯盟的新紀錄。而胡智為與曾仁和9月30日也分別在對戰紅雀與洋基登板時拿到勝投,創史上第一次台灣投手在大聯盟同日奪生涯首勝紀錄,而且都是後援投手身分。可惜的是林子偉因妻子生產提前返台無緣參加季後賽;而曾仁和至今雖隨球隊備戰季後賽,但他的實戰經驗不足,除非有投手受傷,否則要擠進季後賽25人名單機會不高。
再來看看已在大聯盟征戰多年的陳偉殷。季中他因手肘受傷,季末歸隊又面臨受傷困境,雖診治後不必動刀,但明年能否扛下先發輪值重任,將成為他職業生涯的最大變數。除了陳偉殷,其他幾名台灣球員放眼2018年大聯盟球季,不論先發、後援或爭取擔任工具人角色,都有機會搶占名額。不過大聯盟人才備出,球員的技術層次亦不斷提升,因此台灣之光們必須快速調整、進步,才能抓住教練和球團的目光,繼而站穩棒球最高殿堂。
若要談到大聯盟的技術層次提升,那就先來看看打擊部份。皇家隊的戈登(Alex Gordon)在季賽結束前12天,轟出個人本季第8號全壘打,也是今年大聯盟30支球隊整季的第5,694發全壘打,改寫了2000年創下5,693轟的單季最多轟紀錄。值得一提的,就是今年大聯盟全壘打率高得嚇人,平均每場比賽出現超過2.5支全壘打,同時,本季也已經有超過374名球員演出單場複數發全壘打,改寫1999年362位球員的紀錄。而這些數據背後的意義,代表了大聯盟球員的打擊風格正在轉變,全壘打和長打已成主流。
像是聯盟全壘打王史坦頓(Giancarlo Stanton)9月29日轟出雙響砲,例行賽全壘打累計59支,成為聯盟暌違11年後,再度出現單季至少58轟的球員,他的三振163次。另洋基隊的法官大人(Aaron Judge)雖有52支全壘打,三振數也高達208次之多(法官連續三振場次36場,創下大聯盟新紀錄)。不過,應該沒人在意他們的三振數有多少
▲葛瑞格里斯擊出本季第25發全壘,打破萬人迷隊長基特單季最多轟紀錄。(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洋基的另一話題球員,則是轟出25發全壘打的遊擊手葛瑞格里斯(Didi Gregorius),超越了傳奇球星基特(Derek Jeter)成為隊史單季最多轟的游擊手。以上3人的打擊率都不到3成(季後賽除了國民和太空人兩隊的中心打線,其他球隊的主力球員也都不到3成)。由此看來,高打擊率似乎已不再是「打擊三圍」的重點,全壘打和長打率反成主流。縱然野手的守備好,有速度、有安打或靠保送上壘固然對球隊有貢獻,卻比不上驚天一擊的全壘打和長打更能逆轉戰局,讓球迷振臂、激情吶喊,願意買票進場看球。在這股風潮下,現今球員的揮棒軌跡愈來愈接近前洋基球星A-ROD所說:有如高爾夫球揮桿的「摩天輪式」打法,或是像史坦頓和天使隊楚奧特(Michael Trout)等肌肉男,只靠上半身力量就能將球打得老遠。然而,揮棒軌跡變大的代價,可能造成揮空率高、三振增加、打擊率下降。
回頭再看林子偉,未來他若想在大聯盟有一席之地,除了速度和守備優勢外,必須提升長打甚至全壘打能力,並多增加反向攻擊範圍,成為一個更廣角的打者,因為只求短程安打和高上壘率,恐怕不足以讓他成為固定先發。而他的競爭對手之一──紅襪超級新人迪佛斯(Rafael Devers),球季後段才升上大聯盟,卻轟了10發全壘打。他將洋基終結者查普曼(Aroldis Chapman)高達165公里的快速球掃成追平全壘打的那一幕,肯定讓教練、球團和球迷難忘記!至於台灣其他小聯盟2A的野手,不論是24歲的張進德或22歲的張育成,都有長打實力。張育成今年甚至有24轟。兩人只要保持健康,說不定明年大聯盟春訓都可見到身影。
除了打擊風格轉變,大聯盟投手過去以直球為主要武器的配球策略與思維,近年也受到新生代打者的強烈威脅與挑戰。變化球反而成為搶好球數、球數落後,甚至對決時的武器。今年大聯盟的直球比例季中已降到55.5%。以紐約洋基投手群為例,直球均速全聯盟最快(151公里),但直球使用比例卻是最低,只有43.3%。洋基的投手教練羅斯柴爾德(Larry Rothschild)便這麼說:「無論你投多快,大聯盟球員都打得到。」因此,未來投球策略可能還會修正,但不變的法則,是對變化球的控制能力以及直球的進壘點。
台灣投手明年最有機會爭取先發輪值的是胡智為與曾仁和。胡智為有155公里左右的快速球,還有球質很棒的變速球(Change-Up),如果想擠進先發輪值,再多一種變化球是必要功課,而滑球(Slider)應是選項之一。
曾仁和則有不錯的單指曲球(Curveball)和變速球,如果滑球和卡特球(Cutter)也能到位,並將比賽心態調整好,小熊明年先發可能出現空缺,「土虱」春訓後留在大聯盟不無可能。然曾仁和的速球並不特別快,未來在變化球的掌握度上,將是能否站穩大聯盟的最大關鍵。
好文推薦
●閻大富,政戰學校新聞系畢,曾任職國防部軍事新聞通訊社、漢聲電台,6年中華職棒轉播經驗,退役後任中廣記者,現為文字工作者。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88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