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

未來Family/全台兒童閱讀大調查 讀什麼?怎麼讀?

(圖/未來Family提供)

文/黃啟菱

為了從容的迎向未來,孩子最應該從小開始培養的學科相關能力,究竟是什麼呢?《未來Family》近日針對台灣父母進行大調查,結果出乎意料的「老派」。有近八成的受訪父母認為,孩子最需要從小培養的是閱讀力,至於語文、數理、藝術、電腦等能力,全都排在後頭。

世界變得愈快,閱讀愈顯重要

相較起近年來兒童學習領域流行的機器人、程式設計、心智圖等酷炫玩意兒,「閱讀」聽起來實在很不新奇,但顯然在現代父母的心中,即便自己不一定閱讀,但孩子是一定要閱讀的。

對此,中研院院士、前教育部長曾志朗認為,閱讀力就是資訊吸收的能力,重點是看看這個世界、看看別人的經驗,「這一直都是人類很重要的能力,現在因為社會變得愈來愈快,閱讀就更顯得重要。」

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教授、曾擔任國家教育研究院院長的柯華葳則說,閱讀是最好的自學工具,不但隨時、隨地都能進行,而且可以因應情境,「如今的知識、技能都改變得太快,每個人都得不斷的學習新事物。」她強調,面對瞬息萬變的世界,孩子當然要有好的學習力才能迎向未來,而閱讀力正是學習力。

很顯然的,兒時的閱讀,能奠定一生的學習基礎,也已有許多學術研究證明,從小閱讀的孩子,認知能力比較強。

親子共讀,深化閱讀「鐵三角」

傳統上,閱讀力的培養就是要孩子多看書,這在資訊不斷增加、知識快速變動的時代,似乎已經不夠了。未來世代所需要的閱讀素養,是跨領域的、是情境式的,更是問題導向的;孩子在閱讀時,得思辨真實、判斷價值、感受情意等等,不僅要有更高層次的思考,還要能表達、運用,這得要大人有意識的引導與培養。

在校園推動閱讀已20多年的鹿江教育基金會董事張采珍認為,要養成孩子的閱讀素養,得回歸到閱讀最本質的「鐵三角」,「三角形對應到的三個元素,分別是傾聽、思考、表達,要努力的就是從這些元素出發、深化。」

所謂「傾聽」是指,看得懂、聽得到,釐清了字裡行間的想法與概念之後,才能發展、形成觀點;「表達」則首先要有想法或疑問,也要有表達的意願,願意跟別人分享、交流,再進而思索如何遣詞用字、怎麼完整說出觀點。張采珍強調:「傾聽跟表達,都需要有思考,思考可說是最根本的。」

曾志朗指出,要深化這三個基本能力其實並不難,最好的方式就是常常跟孩子共讀、聊書。「從小開始就每天撥時間跟孩子一起讀書,慢慢的,就會養成習慣。而閱讀之後的談話非常重要,要讓孩子願意跟你聊書,有對話、有討論,對話會產生『後設認知』(Metacognition),孩子可以在表達過程中整理想法。」

國際最新焦點:數位閱讀素養

台灣師範大學教務長、圖書資訊學研究所教授陳昭珍也說,如果只是單向的閱讀文本,可能只是全盤接受或不接受文本中的觀點,透過對話,才能產生不一樣的觀點,有更豐富的想法。

陳昭珍指出,「自己能夠沉浸於閱讀,被吸引住、跟文本對話,然後跟其他人對話。透過對話,補足自己想法中的空洞,產生批判性思考,」她認為,這是閱讀的最佳境界。

數位閱讀素養則是國際上最新關注的焦點。陳昭珍說明,數位閱讀包含了定義問題、蒐集訊息、瀏覽資訊、處理和組織資訊、表達、統整與解決問題等過程。

過往的閱讀,大多是屬於單一文本、線性的、連續性的閱讀,但網路閱讀不同,是連結型、網絡型的,讀者要能夠知道在網頁上或資料庫中,如何做連結,如何找到想要的東西、抓到重點。這裡面包括線性文本跟非線性文本、連續性跟非連續性的型態,是更多元的。

「而要能整合運用多元的文本,有個大前提,就是要有閱讀文本的能力,」柯華葳強調,孩子小時候、最基本的紙本閱讀,還是要留住,最好在5歲之前就培養。父母要翻開書、跟孩子一起唸書,讓孩子慢慢的熟悉文本、文字,「有一段安靜不波動的時間,去學習閱讀。」

曾志朗也說,經典書籍的閱讀是基礎,而網路資訊,則是幫助我們想法活躍、能夠反思,這是相輔相成的,能讓人們的閱讀更豐富、有更多層次。「不要因為新的網路閱讀偏廢了經典,而是從各種方式增加閱讀的能量,畢竟,應付世界變動的唯一力量,就是閱讀。」

(圖/未來Family提供)

教育現場推閱讀,強調興趣的提升

台灣校園推動閱讀,源起於2000年。當時曾志朗上任教育部長沒多久,就端出了全國性的兒童閱讀政策,挹注大量資源到各個教育現場,積極推動閱讀。

「那是台灣第一次有最高的教育行政長官全面推動閱讀,大家真的都動起來了。在這之前,大多是出版社或有熱情的老師在單點推動而已,」台北市國語實小校長林玫伶回憶。

「原本大家推得興致勃勃,結果卻被打臉了,」林玫伶說,2006年PIRLS(促進國際閱讀素養研究)施測、2007年公布結果,台灣孩子的閱讀興趣竟然敬陪末座。「老師沒有規定要閱讀時,孩子就不讀了,孩子在過程中也許享受閱讀、也許覺得閱讀有趣,但心中總認為這是學校規定的活動,並沒有內化成自己想去做的事情。」

這讓大家都很震撼,也讓閱讀推動的方向有了大轉變。第一,要提高孩子的閱讀興趣,培養閱讀習慣。「老師在這過程中,要降低紙筆的作業,例如減少報告量、減少學習單等等,避免讓孩子『反胃』,」林玫伶說。閱讀的類型,也從過往的繪本為主,開始增加小說、傳記、散文等等,文字量大。這是很重大的改變,也是受到PIRLS的影響。

第二個重點,是促進閱讀理解。如今閱讀理解成為顯學,有許多人在推廣,就是源起於此。第三,則是閱讀評量受到重視,但不是傳統考法,而是兼顧不同理解層次。
林玫伶說,現在孩子的閱讀更蓬勃,多數大人都能尊重孩子多元閱讀的興趣,各式出版品愈來愈多,載具也非常多元,這是正向的轉變。

洪蘭與張曼娟的兒時閱讀記憶

「現在的孩子真的很幸福,以前我們小時候,都沒有書可以讀,」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洪蘭日前在天下文化「閱讀仲夏夜」中分享,自己兒時對文字很渴望,但當時書很少,「現在說出來大家可能很難相信,那時我連報紙上的『警告逃妻』、『學生證遺失作廢』等告示,都會去讀!」

洪蘭一直到進了大學之後,才開始有較多的課外閱讀,「我爸爸建議我,要多看小說才能了解人生百態,他還跟我說,不要以為成績好就是有智慧,知識可以幫助謀生,但人生還是得有智慧。」洪蘭強調,能從課本裡面學的東西是有限的,主要的學習得靠閱讀。

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作家張曼娟也回憶,童年時物質資源頗為匱乏,當時她的伯父家有訂報紙,會專程把副刊蒐集起來,裝訂在一起,每個月寄到張曼娟家。「那時我不認識字,但我記得,母親每次收到報紙時,總很開心,她會很仔細的打開、很認真的讀,有時還會讀給我聽,那是我對閱讀最初的啟蒙,」後來張曼娟的母親也與她共讀唐詩、水滸、三國等等,「如今看來,閱讀是我兒時最溫暖的回憶。」


閱讀三式:螞蟻、蜘蛛、蜜蜂式

這幾年成人新圖書出版量減,幾呈連續性下滑,學齡兒童出版品則增加,幼兒書增加更明顯。

清華大學附設實驗小學的資深教師葉惠貞,引用英國哲學家培根提出的螞蟻式、蜘蛛式、蜜蜂式三種學習類型,來說明不同層次的閱讀能力。
⊙「螞蟻式」的學習類型:閱讀的材料多元,但學習時只會將作者所說的內容照單全收,不假思索的記憶下來,不曾主動的思考、組織與內化,是一種「被動式」的學習。
⊙「蜘蛛式」的學習類型:閱讀時訊息經過系統化網絡的過濾,擷取有用的訊息。
⊙「蜜蜂式」的學習類型:擷取有用訊息後,經過消化吸收,變成有價值的訊息。

葉惠貞說,目前台灣校園內閱讀活動辦得熱熱鬧鬧,但多數仍停留在推廣「螞蟻式」學習的層次,「孩子在學習過程中,很難直接從『螞蟻式』躍升為『蜜蜂式』,老師的責任就在於為孩子搭建過渡鷹架,也就是『蜘蛛式』的學習觸發。」她強調,透過系統化的閱讀學習,能幫助孩子進行有價值的閱讀,慢慢的,孩子就能釀出蜂蜜,提出創造性的個人見解或觸發。

延伸閱讀:

1.從家庭開始 三階段分齡建議, 建立孩子閱讀習慣

2.親職教育專家陳安儀 只要挑對了, 沒有不愛看書的孩子

3.功勞給老婆,黑鍋老公揹,婆家問題漸漸少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親子熱門新聞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