暐瀚觀點/沒有觀眾的國慶大會

2017年10月11日 00:10

▲▼沒有觀眾的國慶大會(圖/黃暐瀚提供)

▲總統府前兩廣場的座位區,是安排讓海外回台參加雙十國慶的僑胞入坐的。(圖/黃暐瀚提供)

一早開始轉播國慶大會的時候,我跟身旁的主播搭擋老丁說:「凱哥,你看現在台下還空空蕩蕩的,等等僑胞會進場,如果坐不滿,開場前會找人全部填滿,然後等小英總統講完話之後,就全部跑光了。」「真的假的?」第一次轉播國慶大會的老丁驚訝的問,我說:「真的,不信你等著看。」

一個多小時後,果然全場「淨空」。台上蔡總統、馬前總統以及各院、各部會、各縣市的高官們,還在拍手看花車,呵呵笑著,但此時台下已無觀眾,走了個精光,一個不留。剩下的,只有維持秩序的童子軍,和數以百計的憲警特勤人員。

哇塞~!這是「史上最冷清的國慶」嗎?不是,事實上,這很可能是「史上最炎熱的國慶」。因為太熱,所以台下觀眾受不了曬,紛紛離開了。

是這些觀眾「不愛國」、「不挺小英」,還是有什麼原因這麼「不耐曬」嗎?轉播國慶大會已經十多年的我,根據經驗來看,真心不騙,不是這些「觀眾」不愛台灣、不愛總統或是不愛中華民國,真的是因為他們幾乎都是來自海外的僑胞,年紀都偏大,淋不了雨,也經不起曬。

好吧!就算老先生、老太太,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老僑們真的是累了,得躲一躲豔陽,暫時先離開好了,那其他的觀眾呢?總有年輕又愛國的年輕弟弟、妹妹吧?難道他們也經不住曬,也得這樣全部跑光?

對不起,沒有這種小弟弟、小妹妹。能到總統府前參加國慶大會的,都得是被「邀請」的對象,一般的老百姓根本不能想來就來。

還記得2011年的雙十國慶,藝人何篤霖一大早就跑到重慶南路,和一群朋友滿懷熱情的想到總統府前參加「升旗典禮」高唱國歌,不料到了衡陽路口,卻被拒馬擋著,無法入場,一群人在拒馬外放聲大罵,還鬧上了新聞。

事後有次機會遇到篤霖哥,他當頭就問:「ㄟ,我說馬英九到底在搞什麼東西,居然不讓我們去唱國歌!」我微微苦笑、緩緩回答:「篤霖哥,真不好意思,國慶日的升旗典禮,本來就沒有開放民眾參加,因為緊接著要上場的國慶大會安檢太嚴格,從前一天開始就會全部管制,人員無法自由進出,所以國慶日的升旗那段,根本是不開放的。」「真的假的?」這下何篤霖才終於知道,原來不是他被刻意刁難,而是國慶日壓根就沒有「升旗典禮」可以參加。

▲▼ 沒有觀眾的國慶大會。(圖/黃暐瀚提供)

▲國慶大會始終呈現「想參加的民眾進不來,耐不住日曬雨淋想走的僑胞卻走不掉」的窘境。(圖/黃暐瀚提供)

所謂的國慶大會,是「國慶籌委會」所主辦,由代表民意的立法院長擔任主席,舉辦盛大的歡慶儀式。正因為是這樣,所以大會開始(早上10點)之後,「身為客人」的總統一開始總是不在,要等到大會主席致辭結束後(約10:26),才會以主人的身分進入總統府,邀請國家元首一起到府外跟「全民同歡」。

然而,正因為這個場合元首高官齊聚,國安單位一直以來都用最高規格的維安手段部署現場,而總統府前面的兩個廣場:南廣場與北廣場,則分別安排從海外回台的僑胞來坐,坐得滿就盡量坐,那若坐不滿呢?就會在開場前找些年輕的工作人員想辦法湊數填滿。

於是,中華民國的國慶大會,一直以來都處於一種「想來的來不了,想走的走不掉」這樣的尷尬狀況。畢竟是一年才舉辦一次的大會,自動自發想來參與的民眾肯定不在少數。然而,不管馬前總統時代,或是蔡總統在任的現在,民眾總無法接近會場,都被拒馬跟柵欄給隔離在外。

這麼多年來,我年年採訪、年年轉播,然後年年看到場內一堆空位沒人坐,場外卻有一堆民眾進不來,這不叫荒謬什麼才叫荒謬?

既然是「國家的生日」,就應該讓「國家的主人」自然而然、歡天喜地的前來參加;而這樣的喜事,根本不需要檢查證件,也不用另外安全檢查。民眾三五成群,散步到總統府前,開懷張口唱國歌,一起升旗敬個禮,然後欣賞儀隊表演的精彩,目睹軍機帥氣的飛過,這樣的情景才算歡慶,不是嗎?

至於總統與百官,大可集中管制在「貴賓區」,那區當然可以另外安檢,以提高維安規格,但場外讓民眾能自由參加的權利,豈能剝奪?

事實上,國慶一般民眾不能參加這事,2013年曾在網路上被渲染開來。當時網民不查來龍去脈,獨獨咒罵時任的總統馬英九踐踏台灣、賣台媚共。時過境遷,再看今日,網民們可否發現:蔡總統竟也一樣的把總統府團團包圍,還圍了個水洩不通呢?

這不是藍綠的問題,這是在上位者的心態問題。有道是「扁規、馬隨、蔡不改」,一個無法讓民眾自由參加的國慶大會,究竟算是什麼國慶大會?

這問題在我心中一問十多年,始終沒有得到答案。

好文推薦

暐瀚觀點/沒有國旗的國慶

暐瀚觀點/你今天,被統戰了沒?

暐瀚觀點/特赦阿扁,就是現在!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

●黃暐瀚,資深媒體人,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88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