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8億年的星系!氫的電離比例50%...證認達67%

2017年10月14日 10:49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王俊賢教授領銜的大陸、美國、智力研究團隊近期探測到一批宇宙大爆炸後約8億年的早期星系,為研究宇宙早期的星系形成與演化奠定了基礎。國際學術期刊《天體物理快報》日前發表了該成果。(圖/新華社)

▲夜空中的銀河系。(圖/新華社)

本報訊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王俊賢教授領銜的大陸、美國、智力研究團隊近期探測到一批宇宙大爆炸後約8億年的早期星系,為研究宇宙早期的星系形成與演化奠定了基礎。國際學術期刊《天體物理快報》日前發表了該成果。

近期,大陸、美國、智利三國天文學家參加的「宇宙再電離時期的萊曼阿爾法星系」(LAGER)研究項目,觀測獲得了一個宇宙早期的星系候選者樣本,併發現在該宇宙年齡處,宇宙星系際彌散介質中氫的電離比例約50%。

隨後,他們使用美國卡內基天文台麥哲倫望遠鏡獲得了其中6個星系的光譜證認,確認它們為宇宙大爆炸後約8億年的星系,證認成功率達67%。

據介紹,宇宙大爆炸之後約40萬年,隨著宇宙逐漸冷卻,質子和電子結合為中性氫,宇宙進入黑暗時代。當在重力作用下宇宙第一代恒星和星系開始形成,它們發出的紫外光輻射電離了周圍的中性氫,使得宇宙開始明亮起來,從而結束了宇宙黑暗時代。確定第一代星系何時形成,是天體物理研究一個極具挑戰性的問題。

LAGER項目通大天區的窄波段成像巡天,獲得了高品質的候選星系樣本。首批光譜觀測即獲得了6例光譜證認,其中兩個星系具有明顯的成團性,可能位於同一個宇宙電離氣泡。這些光譜證認星系,為研究宇宙早期的星系形成與演化奠定了基礎。(新聞來源:新華社港台部提供)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